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2 / 3)

急促利落且密集,可见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马队。

将士们全神戒备,手握在刀柄上,但当他们看清打头之人的样貌时,登时大喜过望。

“少将军!是少将军回来了!”

城门大开,谢长风带队疾驰而过,一路冲到城中将军府的大门前,他身手利落地翻身下马,来不及与众人寒暄,脱下雨披,脚步不停地往正院奔去。

等谢长风冲进正院屋里,看到病床上病入膏肓的老人,他的神情悲恸,疾走几步跪到床前,压抑着喉咙里的哽咽,颤声道:“父亲,我回来了!”

定北侯谢琨听到他的声音,仿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刚刚还虚弱无比的老人缓缓睁开了眼睛。

“风儿……”

谢长风握住他的手,凑近了急切地回应道:“父亲,是我,是风儿回来了。”

定北侯望着他,目露一丝欣慰,他的视线转向守在床前的胡军医,胡军医会意点头,转身出去了,不大会儿功夫,定北侯的心腹们全都集合到了屋里。

定北侯强撑着坐起身,当着众人的面,郑重交代道:“从今以后,由世子谢长风接任定北大将军一职,全权负责定北军的一切事务。”

谢长风过去在军中素有声望,又是定北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只是定北侯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大惊失色。

“我死之后,切记秘不发丧,待灵柩运回京城,方可昭告天下。”

谢长风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怎可如此……”

定北侯的双眼迸发出慑人的光芒,此时方显出几分传说中战神的威仪。

“糊涂!”他厉声喝止了谢长风的话,“此事紧要,休要妇人之仁!”

众人其实不是不明白他的用意。

这十几年来,鞑靼对大周始终虎视眈眈,屡次率大军进犯,定北军虽然次次将其打退,但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无法深入北境,给予他们致命一击,多数时候只能采取被动防守的策略。

定北侯谢琨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一是太后出身定北侯府,双方有剪不断的血脉羁绊;二是太后英明仁慈,皇帝也是明君;最关键的是定北侯谢琨十几年浴血奋战、痛失四子,用鲜血浇灌而成的忠诚。

可是,一旦失去定北侯这枚定海神针,鞑靼势必会趁机南下,北疆生变,生灵涂炭。定北侯并不眷念权力,可若是一生心血毁于一旦,定北军数万将士的英魂地下有知,都会死不瞑目。

因此,以防万一,定北侯连病重的消息都死死捂住,为的就是给谢长风争取时间,等到定北侯的死讯昭告天下时,谢长风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定北侯重重喘息,紧紧抓住了谢长风的手,反复叮嘱道:“切记!切记!”

谢长风只能含泪答应。

从这一天开始,谢长风正式挂帅,安排了粮草兵器等大小事务,重整军令,训练精兵,为迎战鞑靼铁骑做准备。

七月末,定北侯的灵柩运抵京城,皇帝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事宜,追封谢琨为定国公,赐谥号“忠武”,侑享太庙。

皇帝下旨令谢长风承袭定国公爵位,继任定北大将军,统领三十万定北军,镇守北疆。

一时间,谢府在京城风头无量。

但太夫人杨氏却没有被冲昏头脑,定国公的葬礼结束之后,杨氏立刻以守寡为由,闭门谢客,严守门户,让整个谢府很快沉寂下来。

而远在北疆的谢长风根本没有功夫顾及这些,因为谢琨的死讯一传开,不出意料,鞑靼很快大军压境,兵临城下。

九月十四,一场大战拉开帷幕。

天刚蒙蒙亮,沉沉的号角声传遍了整座大营,手执利刃的将士们神情肃穆,训练有素地汇集成阵,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谢长风高居马上,眉目肃然,他身穿一身孝衣白甲,手提湛金□□,五千亲卫精兵拱卫在他周围,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他的身上,反射出刺目的白光。

谢长风望着面前的将士们,高声道:“大将军戎马一生,定北军威震三关!吾为大将军之子,同样是定北军的一员!今日,就让吾等一起,挂孝出征,让定北军之名,响彻整个北境!让鞑靼闻风丧胆,不坠大将军战神威名!”

“吼——!!!”

将士们心头霎时涌起一腔热血,呐喊声响彻云霄,战意升腾。

谢长风满意地看着他们,一声令下:“众将士听令,进军!”

大军向北挺进,犹如黑云压境,声威震天,整齐划一的马蹄声震得整个地面都隐隐颤动起来,气势逼人。

两军对垒,刀光剑影,狠狠厮杀在一起,只见定北军阵中,有一面最大的白色帅旗格外显眼,那里便是谢长风所在。

谢长风势如猛虎,一入阵中刀光如练,横扫敌军,悍勇之势无人能挡。

鞑靼将军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