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2 / 2)

起吃酒。

因为有这一次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情谊,众人抛却身份地位之别,心情都很激动,有的人喝醉之后甚至抱头痛哭,难掩离别的不舍。

酒楼外面来了许多百姓,他们自发送来了许多土特产,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酒桌上,李时瑾和李明月坐在一起,他低头吃酒,难得的有些沉默。

李明月见状心有所感,对他说:“大哥,这里的事已了了,你和王太医他们一起回京城吧。”

李时瑾抬起头,问:“那你呢?”

李明月笑了笑:“我当然有自己的打算,我要先回蕲州老家一趟,给父母报平安,然后我计划去全国各州转转,研究各地的疑难杂症,终身学习,不断精进。”

李时瑾闻言微微一怔,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原来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彷徨。”

之前经李明月提醒,李时瑾有心编撰修订一本医药大典,但这样一本鸿篇巨制,非几十年功夫不可得,如果他真的下决心去做,恐怕此生都不一定再有机会回到蕲州,无法在父母膝下尽孝,这让他十分犹豫为难。

李明月明白他心中顾虑,摇了摇头,说:“大哥有情有义,才会有此困扰,但如今我已经出来了,蕲州父母那边我可以随时关照,大哥不必再为了我们束手束脚,尽可追求自己所想。”

李时瑾:“真的可以吗?”

“自然,若是你编书时有所疑惑,还可以给我写信,我代你去实地考察。”李明月调皮地眨了一下眼睛,“况且,世事无常,若是哪天大哥厌倦了太医院的生活,也可以辞官回家嘛!”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只要你所追求的东西不会把你困在一处,那么你随时都有抽身离开的底气。

李时瑾听到她这样说,迷惘尽消,痛快地畅饮了一杯。

李明月见他想通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

蕲州山水明净秀美,一片祥和。

不知不觉间,李明月回到老家已经半年多了。

与三个孩子之前担心父母膝下凄凉不同,李父李母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先前因进献酒精方子有功,李父得了皇帝御赐的“杏林春暖”牌匾,在蕲州名声大噪,岁安堂自然也成了当地医馆中的金字招牌,每天上门求医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大夫主动送来拜帖,自请担任岁安堂的坐堂大夫,另有不少人上门请求李父收徒。

李父虽然最初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但对专业的严谨态度,使得他很快冷静下来,他经过仔细考察,聘请了德才兼备的坐堂大夫,在收徒方面更是精挑细选,最后才收了两个德行上佳、资质也不错的小徒弟,每天忙着传道授业、治病救人,生活十分充实,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以至于李明月归家之后,李父李母只在最初高兴激动地稀罕了她几天,很快就回归正轨,天天忙得连人影都见不到几回。

李明月:“……”

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李明月对此倒是放心了不少,她想要云游各地学医治病的计划可以提上日程了。

只是身为女子,这个时代独自出门在外多有不便,李明月思考多日,打算去人市买几个老实勤恳的仆人,到时候带着他们一起出行,在路上彼此也有个照应。

不曾想,她还未去实施,就先收到了李晓珺的书信,以及跟着书信一起过来的一家人。

李晓珺在信中说,这家人中的男人是定北军退伍的老兵,带着妻儿想要找个营生,男人是孤儿,没有故乡可归,李晓珺和他们提过李明月的事情,他们表示愿意跟着李明月。

如此,李明月便安排这一家人留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这一家人都不简单。

杨叔是退伍老兵,身材孔武有力,功夫不弱,杨婶性格爽利,勤劳能干,他们的大女儿杨春燕十二岁了,办事稳妥牢靠,几个小的孩子也都活泼可爱。

李明月心头念转,觉得让他们跟着自己有些屈才了,这样一家人无论在哪里都能过得很好的。

但沟通过后,他们却不肯离去,李明月无法,没有收下他们的卖身契,而是以雇佣的方式留下了他们。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李明月告别父母,整理行装,带着杨家人,踏上了游方行医的道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