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吹烟眉头紧锁,语气复杂地叹了一声,“姑娘怎么看他的书啊。” “月娘是不是姓董?”江采霜小声问。 “怎么知道?”吹烟诧异。 “别管我从何得知,只管答是或不是。” “……没错,我家姑娘是姓董。” 江采霜又问:“她原来是董师的女儿?” 吹烟咬着嘴巴,艰难地点头,“……是。” 果然同之前猜测的那样,月娘便是董师的女儿,应该是因为喻文卿的事,所以才会送到庵堂中修。 江采霜低头翻了书,书页间夹着的几封信掉了出来。 这些是写给“元水”的信,纸张泛黄,字体是娟秀柔美的簪花小楷,内容却大气磅礴,针砭时弊,饱含作者忧心国运,忧心百姓的赤诚之心。 更重要的是,这些词句江采霜见过,除了一些关心问候以外,与何文乐等人房中搜出的文章一模一样。 只有字体不同。 那些文章果然是董月娘所写! 可她为何要让人誊抄一遍,文章又为何会出现在舍学子手中? 董月娘看去早已放下凡尘过往,一念修,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吗? 还是说……她其实因喻文卿的事耿耿于怀,从而迁怒了其他支持法的学子,所以豢养鱼精,诱惑其替自己害人? 可是她为穷人兴办女子学堂,这明与喻文卿的理念追求吻合。 江采霜脑海中一下涌出许多想法,乱糟糟的,理不出个头绪。 她蹲的时间过久,双腿微微发麻,便扶着书架站身。 视线刚好落在桌案,桌角放着个玉净瓶,斜插着一根细柳条。 “我眼花了吗?怎么觉着那根柳条动了一下?”江采霜揉揉眼睛,盯着玉净瓶。 吹烟掩嘴了声,“姑娘没眼花,我们姑娘在玉净瓶里养了只小鱼呢。鱼儿游来游去,可不就碰着柳枝了。” 瓶里有鱼! 江采霜瞳孔骤缩,几乎立刻就联想到了汴河鱼精,握着桃木剑的手微微发汗,一步步朝着玉净瓶走去。 她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呼吸,眼也不眨地直视前,“这么小的瓶子,用来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