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和找不到工作的再就业宝妈们。 …… 总不能把这些人都归类到“自由职业者”吧? 以前“自由职业者”这个词儿还挺时髦的,可自从受到大环境影响、失业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老百姓一看到“自由职业”四个字就头疼。 总之,现在“自由职业者”这个词已经风评遇害,约等于“失业人群”了。 上级领导对观众们有没有和节目组共情不感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打工人》节目组,对明珠花园这个烂尾楼项目的重启计划。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剑走偏锋、却一招制敌的烂尾楼重启计划,居然是一个电视台的节目组做出来的。 简直比他们重金聘请的专家提出的建议更具有实际操作价值! 《打工人》第一个单元的后半段,从四个家庭的奋斗史,以小见大,逐渐过渡到了整个明珠花园烂尾楼小区的“断尾求生”。 为了让开发商看到明珠花园项目的价值,所有业主集体签字按手印,同意了节目组的改造计划。 于是,在辖区政府和城管、供电等部门的配合下,明珠花园里,大片的菜地被推平,改造成了水泥地面的停车场,路面划线,白天停车收费,晚上清空停车位,化身大型夜市。 现在,明珠花园小区的业主,除了每个月固定有一笔一千多元的租金分红之外,还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 年轻力壮的,应聘做了停车场保安、夜市保安,年纪大点的可以去做保洁、收费员,或者干脆自己租个摊位摆摊,每个月少的两三千,多的甚至有上万元的进账! 让节目组和观众们惊掉了下巴的是,这里面赚钱最多,翻身最快的,居然不是他们的嘉宾,而是烂尾楼业主里面一对卖羊杂汤的夫妻。 这对夫妻老家是宁省那边的,本来是跑货运帮人家拉水果的,那几年水果生意好做,旺季的时候,夫妻俩一个月能进账好几万。 要不是赚了钱,他们也不会想到在J省买房子。 当时想的是J省这边的教育条件比老家好,买了房子,到时候可以把两个孩子从老家接过来,在J省这边考大学,比老家更有优势。 谁能想到,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原本已经迈入中产的家庭,一夜之间返贫了! 先是连续几年的口罩影响,让夫妻俩的货运生意一落千丈。紧接着,花了半辈子积蓄买的明珠花园小区烂尾。 再然后,在一次去外地运送生活物资的时候,男人不幸阳了,住院治疗期间,因为没有收入,房贷即将逾期,夫妻俩不得不忍痛卖掉了大车,从出租房搬到了烂尾楼里。 节目组计划在明珠花园这边开办夜市的时候,这对夫妻商量了一下,手头还有点余钱,留着还房贷,只能坐吃山空,索性咬咬牙,也租了一个摊位,卖他们老家的特色羊杂汤。 谁知道居然火了! J省人民也喜欢吃羊肉,但说起羊杂汤,那还得是宁省那边的正宗。当天现杀的羊肉,先放在大锅里熬煮一下午,把羊肉捞出来,再把煮好的羊头肉、羊肚、羊血、羊肝、羊百叶等倒进去,浸泡一整夜入味。 第二天抬到夜市里,下面点个煤球炉子,大锅里咕嘟嘟冒着泡,散发着羊肉特有的膻味和香味。 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想吃的部位,然后把食材从锅里捞出来,切好放入一口大碗里,舀几勺热乎乎的羊汤倒下去,吃的时候,客人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加入胡椒粉、辣椒末、香菜等调味。 摊子上除了羊杂汤之外,还卖他们自己做的芝麻烧饼和发面饼子,客人要是觉得一碗汤不够吃,还可以买个饼子,掰碎了泡在羊汤里,吸饱了汤汁的面饼子,比羊肉还好吃呢。 夜市美食就是有这样的迷之引力,看到别人唏哩呼噜吃的满头大汗,吃货们根本就走不动道好吗?必须来一碗尝尝! 这一尝,就变成了羊杂汤的死忠粉,有些好这一口的,不但自己每天来打卡,还带朋友过来吃,有时候摊子上的小桌子坐不下,客人也不介意,点一碗羊杂汤,直接端着碗,坐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一边喝汤,一边唠嗑。 在这碗热乎乎的羊杂汤面前,大老板也罢,小民工也好,无分贵贱,大家都是吃货,吃完一抹嘴,带着肚子里的油水,心满意足地踏上各自的战场,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气啊! 就这样,靠着这个不大的夜市地摊,夫妻俩现在每个月赚的比当年跑货运还多,最多的一个月,夫妻俩接了几个大单子,白天去给本地办喜事的人家做羊汤,那个月俩人挣了将近十万元! 这也太励志了吧? 夜市摆摊居然这么赚钱的吗? 一时间,明珠花园这个由烂尾楼改造成的夜市,人气堪称爆棚,就连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