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从海上出兵,或者两管齐下,在两边都设立据点。楚国如今的腹地几乎全是一马平川,骑兵畅通无阻。” 李牧道:“只攻城,不守城。” 朱襄点头:“对,以……” 他咬了咬牙,道:“以歼灭和扰乱敌人为主。” 李牧道:“楚国封君肯定会想退兵保住自己的封地,而楚王不会让他们退军,因为他们退军,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楚怀王。” “这时就该蔡泽和蔺礼出马,让他们鼓动楚国封君自立。”朱襄道,“他们的封地没了,即便楚王保住了楚都,与他们何干?” 韩非道:“无论他们、是否自立,只要传闻他们、自立,就足够!” 韩非握了一下拳头,道:“总会有封君,自立!” 李斯努力转动脑子,跟上众人的思路,道:“贸易战也能让楚王和封君产生隔阂。此战最好是等贸易战起到一定效果之后再做。” 吕不韦接着道:“没错。先让他们改粮为棉麻,又将库房里粮食全换做棉布和其他贵族享受的物品,这样再出兵,他们就没有足够的兵粮,会乱得更快。” “楚王应该不会购买太多棉布,或许楚王有粮,封君没有。”李斯继续道,“楚王一定会以兵粮为威胁,让封君不准退兵。” 韩非道:“或许还会有,民乱!” 蒙恬焦急地挠了挠脑袋,很想也跟着说点什么。但其他人语速太快,他跟不上。 蒙恬都要急哭了。 他本来以为李斯至少与他持平,怎么就自己跟不上?连中途来的韩非都跟上了! 我难道要成为阿父第二,未来也靠着抱大腿当副将过富贵日子吗? 朱襄道:“这是一个长线计划,若成功,我们可以再次与楚国划水为治。” 李牧挑眉:“划淮水而治?” 朱襄轻笑:“那就看李牧将军和王翦将军的本事了。” 李牧道:“那就划淮水而治吧。” 嬴小政不满:“为什么不能直接灭掉楚国?” 朱襄道:“楚国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的王和封君就不会结成一条心。所以楚国需要最后灭。” 李牧半开玩笑道:“哪怕只剩下一个楚国国都,也算楚国还在。” 嬴小政捏了捏下巴,道:“好吧,便宜他们了。” 朱襄道:“拿下江淮平原还有个好处。江淮平原也是产粮大区……” 朱襄说到这,不满道:“江淮平原水土条件如此优越,楚国好歹也经历了吴起变法,怎么良田还粗放管理,仅有少数贵族田地使用了牛耕和铁农具?” 嬴小政道:“舅父,难道你还指望楚国庶民的地里用上铁和青铜做的农具,让耕牛为他们耕种?农具和耕牛比庶民的命贵多了。” 朱襄道:“政儿,你别向他们学。” 嬴小政无语。舅父,你觉得我傻吗?我曾大父的曾大父都在为农人提供农具和耕牛,我还不如曾大父的曾大父吗? 朱襄道:“这是一个长线计划,我先报给君上,让君上与朝中诸公……” 嬴小政打断道:“还是别让大父和朝中诸公商议了,我怕他们会泄露给楚国。” 朱襄道:“那就让君上自己想?” 嬴小政看着刚刚还很睿智的舅父,现在突然说起了蠢话,懒得理睬。 舅父一向这样,一会儿聪明,一会儿蠢笨,都不知道是不是演出来的。 大概率不是。 嬴小政不知道,朱襄现在的行为,在后世叫做“智商时不时掉线”。 朱襄没发现自己哪里没说对。他又与众人商量了一会儿,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 他一点都没想过,秦王会不同意他的献策。 哪怕他说先打楚国,直接决定了军国大事,秦王也一定会同意。 朱襄不是有这个自信,就是自然而然便如此想了,众人也是如此。 吕不韦继续北上,在楚国经商。 这次他不仅要向封君推销棉布、东珠、越地稀有毛皮等“奢侈品”,偷偷教给他们如何种植棉布,还要借经商的机会,完善楚国的山川城池图。 李牧根据朱襄现在画的地图,将行军路线已经描绘了出来。吕不韦现在就是要把李牧预定的路线都踩一遍,将这块地属于哪个封君,封君家族的品性和习惯如何,耕地和税收情况也要打探清楚。 王翦得到秦王任命之后,就会去巴郡练兵。 朱襄说他和廉颇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