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柱揣摩他的心意,小心回道:“违抗主子的命令,应当送去慎刑司。” 胤禟满意了,“你如今越发聪明了,下去吧。” 他上了床,原以为下午那一通发泄将精力耗尽,能让他今晚睡得香甜些,谁料还是做梦了。 次日,看着那团熟悉的濡湿,他再度唾弃自己,嗯,一定是他圣贤书读少了,思想不够高尚。 于是从这日起,胤禟在学业上就格外用功,上书房里发力,回了阿哥所也要点灯看书。 成效是显著的,胤禟的梦境里少了旖旎,多了些经文子集。 但这样发奋,极其耗费心血,撑了大半月,胤禟累倒了。 * 康熙才从五台山回来,又是处理政务又是给儿子们封爵,忙着不可开交,没顾上小阿哥们,等歇下来时就听到了胤禟累倒的消息,赶紧动身去探望。 “儿子给汗阿玛请安…” 康熙摁住儿子,“好好歇着。怎么回事?方子给我看看。” 他熟读医书深谙药性,扫一眼太医的方子,就能知晓胤禟的状况。 “就照这个方子抓,下去熬药吧。” 待伺候的人都下去了,康熙便开始教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有你这般不爱惜自个身子的?若你平日里勤勉些,哪需你如今这般辛苦?况且,你又不是要应考的学子…” 这… 我的本意并非是为了追赶学业,但真实的缘由,胤禟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他只好垂着眼眸,耐心听教。 但看在宜妃眼里,那就是儿子被皇父训委屈了,心疼得不行,她忍不住出口说情。 “皇上,胤禟还在病着呢,您那些话就不能缓缓,等他身子养好再说?”她拿帕子拭了拭眼角,一双泪眼雾蒙蒙的,“再说了,胤禟勤勉向学,不也是希望在皇上面前挣个表现嘛。” “什么表现?”康熙有些疑惑。他这九儿子在学业上一向敷衍了事,最爱躲懒,怎突然上进起来了? “前些日子内务府做郡王贝勒礼服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胤禟急了,他以为这会子表现得好些,能叫您赏个爵位。” “原来如此。”康熙恍然大悟。 这会儿的康熙才四十多,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儿子们足够包容,看到儿子的上进也是欢喜多于忌惮。 “你才16,着什么急?”见儿子面色苍白,康熙心中多了怜惜,“养好身子,等大婚后入朝听政,好好办几件差事,朕给你封爵。” “谢汗阿玛。” 康熙回了乾清宫,将胤禟的授课师傅传唤到御前,细细的询问。 “九阿哥近日学习十分刻苦,做文章的火候大有进益。” “九阿哥如已换了七力弓,每日练习站射两百支,骑射两百支,是从前练习的两倍。” …… 对于宜妃的话,康熙原是不信的,以为她是给儿子找补,可听完授课师傅们的汇报,康熙这下是真有几分惊讶了。他又看了胤禟最近一月练习的字、做的文章,确有提升。 这些若是在阿哥们封爵前让他知晓,他可能……不,他依然不会给胤禟封爵。贝勒,够不上。贝子,对于皇子来说,这个爵位太低,还不如没有呢。 他又回想起封爵那日,大阿哥们意气风发的模样,还有胤禟脸上的失落、藏在眼底的羡慕,再看龙案上这沓日益出色的作业,心头渐渐升起了补偿之心。 怎么补呢? 爵位是不用想了;赏赐金银?无缘无故徒惹争议;珍稀宝药?这个不吉… 视线扫到旁边的秀女名册时,他想到了法子:可以给老九补个好岳家。 ***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初六,三年一届的选秀正式拉开了序幕。 选秀的流程比乌云珠想的简单得多。 选秀的第一日,是验看满汉蒙二品以上官员家中的秀女,以及两黄旗下的秀女,约有三千人。 这三千人都是当日凌晨从家中出发,坐着马车在神武门外等候,待天亮后下车,由太监领着入宫,进行登记、领取自己的小牌子,然后到御花园验看。 在进入御花园前,乌云珠不可避免的紧张了,在脑海中不断演练,生怕自己到时言行出错,连累了家人。 然而,真正进入御花园后,她才发现那些预演毫无用武之地。 她们一行六人,在帝妃面前只站了十来秒,就被挥手带下去。 不需要请安、不需要问话,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