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最大的依仗,事情既然反正已经牵扯到了岳父,而岳父那边横竖已经都去了两广,那么索性不如将罪名推到岳父那头?这样保全可以保全甄家?
水泓当然也知道这个举措是有一点冒险,可江南百官及江南每年给自己的孝敬,都和甄家息息相关,若是叔公倒台,那自己一定是元气大伤。
再说了,父皇一直都很信任叔公的。
一通衡量之后,水泓主动出列,进言此案应该交由刑部详查并核实审理。
还真是不避嫌啊,天子听了内心失望了,刑部现在水泓自己主管着,他倒是真会给自己开方便之门。
“单单就是刑部调查,不怕有失偏颇吗?”天子脸色其实有几分不好,只是这会儿水泓低着头,并未看见。
水泓略一思索,既然事情本身就与吏部有些瓜葛,索性便开口请吏部协同。
天子沉默了一会儿,开口的时候语气听上去是平静的:“那就这样吧,刑部、吏部会同查案,朕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
刑部尚书与吏部尚书自然也都赶紧出列,但吏部尚书宁远乔心中却已经在考虑一些可能性了:前任尚书的事儿,还有顺亲王府的事儿,甄家,桩桩件件,似乎有些复杂的。
宁远乔很清楚,自己的小儿子完完全全属于顺亲王水泓的阵营的,但这件事情还真不是宁远乔故意促成的。
只不过宁远乔知道后,也并未阻止。
因为在宁远乔看来,小儿子既然自己做了选择,那就为他自己的选择负责便是。而宁远乔自己,打算的是中立。
这是很棘手的案子,但宁远乔已经想到了一个人。
那便是新近升官做了吏部右侍郎的董靳瑞,此人公正严明,很有头脑,还有一层,此人是户部尚书林如海的表弟,而林如海不仅仅是户部尚书,还是驸马爷,同时又是十二皇子的岳父。
作为上述,宁远乔并不需要事必躬亲,而且指派右侍郎过去,很合适了,毕竟陛下说的是协助刑部查案。
水泓看着吏部派来的董靳瑞,心底不禁都骂了宁远乔一句老狐狸:水泓花了很大精力,但并未拉拢到姑父林如海。董靳瑞是姑父的表弟,那此人的态度只怕不会太友好。
水泓很心烦,心烦的水泓对着王妃更是极端不满意。
当初娶她,正是因为她的父亲是吏部尚书,可细细想来,真是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王妃很委屈,但宝钗也不见得能有多得意。
因为水泓非常直接的让宝钗想办法:“你不是说你同荣国府的那位二奶奶关系极好,如今她那个当吏部尚书的老爹这么不肯合作,看看有法子可想?”
宝钗觉得水泓是病急乱投医,但这话显然是不能说出口的,宝钗一面答应去找宝二奶奶那边说说,一面却是几乎是一句话说到了水泓的心中去:“王爷,有一句话,妾身不知道该不该说?”
水泓示意她说出来。
“听王爷这么说起来,王爷只怕是只能选择将伤害降到最低了,毕竟陛下那边已经有了那么些证据,此次案件,不可能所有人都全身而退了。”宝钗心中竟然生出来一丝希望:若是王妃的父亲因此被判刑,那自己是否还有更大可能?
水泓不由得眯着眼看着薛氏:她是猜到了自己的想法?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本王会仔细考虑的。”水泓却并未在宝钗这儿多呆,他现在要去召集自己的几位王府谋士,来商议到底要怎么做,另外还得给叔公那边送信去。
而且这个时候,水泓还必须要提防他的三弟,万一三弟这时候故意发难,那就会让事情雪上加霜。
宝钗虽然觉得去求宁韵谊并无用处,但既然水泓说了,她会先去做,至于结果如何,可以先不管。
巧的是,三月初一,是王夫人的生日。如今老太太在,王夫人的生日不会摆酒,但自家人还是会庆祝一番的。
宝钗自然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上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