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过去,酣声如雷。 牛泰格外的心疼玉柱,但是,大堤若是垮了,谁都跑不掉的。 “爷,到时辰了,该起了。”牛泰连唤了七八声,才叫醒了异常疲惫的玉柱。 玉柱迅速的起身,洗了把冷水脸,扭头问牛泰:“外面的情况还好吧?”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牛泰笑着说:“黄昏的时候,子堤缺了口子,四贝勒爷带人硬堵住了。” 玉柱点点头,土堤,最怕的是内部管涌,而不是洪水漫过堤顶。 堤顶,只要垒起了扎实的子堤,几乎不可能出大事的。 玉柱身边的人,大家都是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拿着木棍,排成两条长队,和大堤组成了一个“t”字形。 查找透水的管涌口,绝对不能心急,更不能马虎大意,必须一寸一寸的巡视。 按照规矩,只要发现了疑点,就要找玉柱过去查看。 说句心里话,刚开始守堤的时候,官差和老百姓们积极性甚高。 等时间拖了半个月后,大家就开始懈怠了。 玉柱那可是老官僚了,又有丰富的防汛经验。他就去找老四,商量着把对付管涌和加固子堤的人手,来了个对调。 换了队伍之后,大家的的警惕心又高得多了。 玉柱再三强调,对付管涌,核心是围井和透水。 最危险的时候,一晚上居然出现了十几个管涌点。 好在发现得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 尼玛,这要是决了口子,大堤上老四还可能活命,玉柱恐怕就会被大洪水冲走了。 二十天后,大洪水逐渐退去。 老百姓们纷纷扔掉手里的防汛工具,跪到老四的跟前,感激的泪流满面。 “叩谢四爷救了我等。” “四爷您真的是活菩萨啊。” “没有四爷您,我们的家,就都完了呀!” 老四很享受这种众人追捧的感觉,他不顾性命的亲上大堤,难道不应该接受大家的跪拜和恭贺么? 玉柱才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去抢老四的光彩,他悄悄的躲到了一個草窝棚里,蒙头大睡。 睡饱之后,玉柱美美的泡了个澡,搓掉了浑身的污垢。 嗨,木桶里的温水,黑得吓人,足足换了三次水,玉柱才把他自己洗剥干净了! 更衣之后,玉柱换上了便服,坐到了老四的对面。 “表弟,这次多亏了你,黄河大堤史无前例的没有决口,愚兄我,必须敬你一杯。”老四高高的举起了酒杯,向玉柱表达诚挚的谢意。 玉柱和老四碰了个杯,便笑道:“主要是您主持大局之功,我不过是帮着做了点补漏的工作罢了。” 对于玉柱的居功不自傲,老四简直是满意之极。 以老四的脾气,他其实最不喜欢骄狂之辈! 比如说,隆科多吧,老四为了大局,一直捏着鼻子喊他舅舅。实际上,隆科多的张扬跋扈,老四是极其厌恶的。 玉柱做事,从不不嚣张,更不欺民,和他的亲爹完全是两个样子。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四就喜欢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玉柱。 “表弟,你立此奇功,我已经向汗阿玛递了折子,保举你出任署理工部右侍郎。”老四这么一说,玉柱随即明白了,老四这是真心想提携他了。 玉柱的身上,如今兼职颇多。但是,以三品爵四品官的身份,想一步登天,当上工部的右侍郎,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老四故意提了署理的概念。先署理着,等做出了政绩,再保举着当上正式的右侍郎嘛。 本朝的六部侍郎,一律是从二品,雍正时才升为正二品。 封疆大吏之中的巡抚,恰好也是从二品。其中,加兵部侍郎衔的巡抚,为正二品。 按本朝惯例,巡抚缺出,例由六部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顺天府府升、奉天府府尹及各省布政使升任。 巡抚例有兼衔。凡由侍郎授者,定为兼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由学士、副都御史及卿员、布政使等官升授者,俱加右副都御史衔。 由左佥都御史或四品京卿、按察使等官升授者,俱加右金都御史衔。 按照老四的想法,把玉柱笼到手心里后,肯定要保举着出任封疆大吏了。 原本,老四是打算的提携年羹尧的。 但是,年羹尧做事太过于张扬了。如果,玉柱能入四爷党,老四肯定是舍了年某,而大力提携玉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