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托病不出。 交游王公,这个是老皇帝最忌讳的大事,玉柱绝无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等诸事妥当之后,老三又领着玉柱和老八,三个人一起回了京城。 清溪书屋内,老三出面禀报的时候,玉柱一声不吭。 等老三和老八走了后,老皇帝拉下脸,冷冷的问玉柱:「天降异象,为何不及时禀奏?」 玉柱恭顺的说:「回汗阿玛,臣儿以为,有人故意做手脚,想坏我大清的龙脉。」 在回京的路上,玉柱早就想清楚了后果。 打死也不能承认,天象有异。 天象和谶纬,这种玩意儿,对大清政坛的震撼力,不亚于十亿吨当量的氢弹。 一旦确定了天象有异,波及大清的龙脉之后,后果就再也不可控制了。 所以,玉柱默许了老三的做法,把昭陵的主要官员、太监和护卫们,都抓来了京城。 三位钦差之中,老三想推卸责任,老八想把事情闹大,玉柱也想找人背黑锅。 老皇帝半信半疑的说:「何人竟敢如此大胆?」 玉柱小声说:「回汗阿玛,守陵的护卫里边,藏有二阿哥的门下包衣。」 老皇帝陡然坐直了身子,当即吩咐道:「王朝庆,你亲自带人,去看看二阿哥怎样了?他那里有没有少什么人?」 毕竟是当了五十七年皇帝的康熙,经玉柱的提醒之后,对废太子的警觉之心,瞬间爆了棚。 不客气的说,所谓的九子夺嫡,对老皇帝威胁最大的,只有废太子胤礽一人尔。 胤礽被迫躺平了之后,不管是老八,还是老四,他们所掌握的实力,都不足以撼动康熙独揽大权的至尊地位。 玉柱故意歪了楼,把老皇帝带偏了方向,等于是,免除了他自己掺合进天象有异的巨大困境之中。 所谓体察上意,并善加利用,莫过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