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大告天下,奉为官员表率!” 听到朱祁玉这句话,沉忆辰的嘴角突然浮现出一抹澹澹笑意。 如果说自己身上勋戚血脉有武将天赋的话,那么朱祁玉哪怕从未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却依然展现出应该有的皇帝天赋。 这大告天下是为了让官员视自己为表率,还是想要利用天下舆论为自己加上一道桎梏? 没想到入宫复命才短短几句对话,背后各种谋略就如此精彩,果然一入宫门深似海。 “向北,谢恩。” 望着沉忆辰依然不为所动,于谦有着着急的在他身后提醒了一句。 要知道放在明朝官场中,入阁确实是文臣最大的荣耀,以及能掌控到的最大权势。 客观而言,孙太后开出这样的交换筹码,已经不算是亏待沉忆辰。 当然,前提是沉忆辰确实没有谋逆之心。 说实话,沉忆辰并不在乎是否放弃军权,更不想趁国难之际来逼宫。因为当你无视游戏规则,那么后来者就会视为榜样,再后续就会演变成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对于家国天下而言,武人当国的弊端,可能比文人党争还要严重! 军政分离,节制武将摄政权力,某种意义上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哪怕历经千百年后,趋势依旧是如此。 可问题现在让自己放弃军权,在没有培养出自己朝政势力的前提下,就等同于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以史为镜皇帝的承诺是最不可信的。 不说远了,单单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章,大肆屠戮功臣勋戚的时候,是否还记得自己下发过的丹书铁券? 望着沉忆辰依旧没有动作,这下谨身殿内气氛降至冰点,就连于谦都没有料想到,会真的出现抗旨不遵的一幕。 但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了通政司的军情急报,蒙古瓦刺部太师也先,押着大明天子正在边疆叩关。宣府守将杨洪已经拒绝了也先开关献城的要求,此刻蒙古大军正在前往大同镇的路上。 听到这个消息,殿内除了沉忆辰外的众人脸色都变了,大同宣府乃京师门户,特别是大同镇为九边重镇之首。要是皇帝凭借着跟守将郭登的姻亲关系,令得边关门户大开,不出三日蒙古铁骑就得兵临京师城下。 现如今的京师,是有了沉忆辰的十万大军退守,可为了优先转运勤王军,通州大仓跟江南的粮草却分毫未动。一旦通州粮仓被夺,漕运被切断,那京师加上民众接近百万人就只剩下等死! 天子掌控在敌军手中,最坏的结果终究还是发生了。 朱祁镇的叩关叫门,对于大明局势而言是最坏的结果,可对于沉忆辰个人而言,却是一个转机。 他此刻终于抬起自己微垂的头颅,把目光看向了御台之上的郕王朱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