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求】 恰逢初五。 来顺回家的路上,还专门去奉公市买了报纸。 因不是正日子【初一十五】,只几份小报有新刊发售,翻来翻去也没找到什么正经新闻。 不是将军家的儿子和都尉家的纨绔互殴,就是锦香院淸倌云儿挂牌,被金陵富少拔得头筹。 这通篇藏头露尾,连个人名儿都不敢登出来,还见缝插针的到处都是广告,实在是不堪入目。 唯一的好处也就是便宜了,靠着半卖半送的策略,长期盘踞在中产之家的厕所里。 单轮销量,甚至还在虫二杂文之上。 把这几张‘五谷轮回之宝’夹在腋下,来顺快步走进宁荣后巷,迎面就见两个差人正敲着铜锣沿街吆喝。 他有一搭无一搭的听了几句,却是长盛坊的官办蒙学招新,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明年开春前交两吊钱的束脩,就可以入学启蒙。 这听起来似乎不多,和来顺下馆子的挑费相差仿佛。 可下馆子是一锤子买卖,这入了蒙学之后,却是样样都离不开钱。 什么笔墨书本、什么行头置装的,再加上逢年过节还得孝敬先生,一年没个六七两银子,压根支撑不下来。 故此一般市井小童,极少有人上的起坊办蒙学。 而正经的权贵子弟,又瞧不上这放牛班一样的所在, 天长日久,反倒是宁荣巷里的豪奴们,成了这坊办蒙学的主力军——来顺、潘又安就都曾上过蒙学。 故此每到年底,蒙学就会不厌其烦的跑来宁荣巷打广告,就差把招生点摆在巷子口了。 也难怪近来老有人批评,说这坊办蒙学铜臭味太重,质量又差到有辱斯文。 闲话少提。 却说来顺回到自家小院,刚吩咐栓柱把新买的报纸,送去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就听堂屋里徐氏连声召唤。 他颇有些诧异的进了堂屋,奇道:“娘,您怎么这个点儿回家了,府里的事儿都忙完了?” “这么大个国公府,事情一桩接一桩的,哪有忙完的时候!” 徐氏嘴里抱怨着,把来顺拉到北墙下,隔着茶几相对坐了,这才面喜滋滋的道:“娘跟你说个事儿,你道那晚二奶奶为何一点情面都不留,硬是要把你往死里打?” 怎么又说起这个了? 这事儿不是早有定论了么? 明着是因为邢夫人拱火,让王熙凤下不来台;暗地里的始作俑者,则是赖大的外甥茗烟。 偏一明一暗,哪个都不是来家能招惹的,所以已经好久没听父母提起这事了。 来顺也只是默默记在心底,暗中筹谋着报复计划。 这时就听徐氏继续道:“原来在那之前,早就有人招惹了她,她本就窝了一肚子火,又赶上出了这事儿,可不就都迁怒到你头上了么!” 说着,她又将贾瑞胆大妄为,拦路调戏王熙凤的事儿,添油加醋的描绘了一遍。 然后给出了最后结论:“都是那贼心烂肠的先恼了二奶奶,才累的你吃了那么大的苦头!” 这也能扯上干系? 来顺却听的甚是无语,合辙就因为王熙凤心情不好,她命人把自己往死里打,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当初他刚穿越时,徐氏也曾因宝贝儿子被打重伤失忆,怨恨过王熙凤狠辣无情。 可等来顺伤稍好些,徐氏就立刻调转矛头,将杨氏当成了报复的对象。 现下倒好,又把罪过推到了贾瑞头上! 虽说这种欺软怕硬的逻辑方式,来顺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理解却不等于认同。 比起顺着徐氏的话,去抱怨那不相干的贾瑞,他还是更希望能给茗烟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徐氏见儿子没有搭腔,便又自说自话道:“那贾瑞也是个不知死的,前几日二奶奶略施小计,已经让他吃了些苦头,不想今儿又找上门纠缠。” “二奶奶的意思,是干脆来个狠的,让他好好长长记性——这不,想起你当初也曾受他牵连,就打算让你也去出一口恶气,顺带敲他些好处!” 原来这贾瑞就是原书当中,被王熙凤整死的色痞亲戚。 这一段儿剧情来顺记忆颇深,只是却忘了贾瑞的名字,故此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 好像在原书当中,这厮被整的一病不起之后,还得了面通灵的镜子来着…… “你到底听见我说话没?” 正努力回忆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