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真有这一天啊,还是作为学习榜样,站在台上,给平里一起唠嗑的军嫂们讲话。 对上底下善意的眼,旁边钱主任还有叶嫂子鼓励的眼,方嫂子勉强稳住声线说: “一开始见云梦对她印象就挺好的,长得漂亮有礼貌还会说话。” “答应帮她办暖房宴,是因为家男人和她家男人关系好,亲密战友间互相帮着办暖房宴是咱家属楼惯来的规矩……” 方嫂子一窜话下来,讲三句夸一句云梦,底下的军嫂们还听得津津有味,发出善意的笑声来。 轮到叶嫂子,她向来不怕这些的。人越多她越兴奋,说起话来,口若悬河。 “其实家和林团长之前是不熟的,是在她家搬过来后才成邻居。云梦特别有礼貌,刚来第二天就捧着两把糖敲门过来打招呼,说让们尝个甜味。” “就觉得这新来的邻居长得漂亮还特会来,是个好相处的。她一开口说请帮忙做暖房宴,一口就应下,特别乐意……” 军嫂们在底下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她们之前听说暖房宴的,净关注那丰盛的八菜一汤。 不管是文章上写的暖房宴细节,还是这会方嫂子叶嫂子说的这些,她们都是第一次听。 钱主任和沈宝珠等妇联办的同在一旁,听得满脸笑意。 像钱主任是没有见过周云梦的。 但从知道她为感谢方嫂子叶嫂子写篇文章刊登在墨绿军华上,在这之前半点声响没透露后,就对这个姑娘特别有好感。 有文采、懂感恩、实诚……是她对周云梦的第一印象。 黄梅那边对她是多加赞许。 这会听方嫂子叶嫂子的分享,又多些新的印象:漂亮、有礼貌、会来、好相处…… 钱主任想,等下次周云梦过来部队,有机会的话一定得见见。 叶嫂子分享完,着底下熟悉的军嫂们,心上的自豪感翻涌着,只觉得这辈子没这风光过。 她给家敬个礼。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钱主任接过喇叭站上台阶做总结,表扬方玲和叶玉兰同志后,又道: “们还得对周云梦同志提出表扬和学习,她将们家属楼军嫂的优秀品格和传统写成文章并刊登在墨绿军华上,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 学习会结束后,这片家属楼的军嫂还在讨论这件。 都羡慕方嫂子叶嫂子运气好,帮忙摆个暖房宴还登上墨绿军华,受到妇联办还有部队那边的表扬。 有人说,是她们运气好,正好碰上有本写文章的周云梦。 家回过头来想,都明白之前周云梦的懒不是懒,或者说懒又怎样。 耐不住人有本啊,怪不得老家那边婆婆妯娌心甘愿帮着做饭干家务,来部队这边林团长纵着,天天饭堂打饭吃。 她们还起点小心,想着等下回周云梦来部队,有机会的话得多和人打交道,亲近亲近。 回头人一高兴,说不定把她们写进文章里呢。 反正多交好没坏处的。 这些还传到军区其它几片家属楼去。 一回能有两个军嫂的迹写成文章刊登上墨绿军华可不得,和年军区里头回有军嫂迹登上墨绿军华一样风光。 家哪怕素未谋面,都知道方玲和叶玉兰的名字。 羡慕赞叹的同,更多的关注落在写这篇文章的周云梦身上。 毕竟写进文章里刊登在墨绿军华上的军嫂难得,能写出文章刊登在墨绿军华上的军嫂更难得。 这一手本,不知道有多人羡慕呢。 哪怕人不在部队,关周云梦的更多消息在整个军区好几个家属楼片区流传着。 - 与此同,南城这边。 周云梦猜着墨绿军华应该刊登出自己那篇文章。 不知道方嫂子和叶嫂子到后会是什反应,应该会喜欢她送的这份礼物的。 她没多想,反正回头林津平写信过来,应该会和她说下这篇文章的后续况的。 这些不涉及军机密,一般都能通过部队收发室检查后寄出来的。 在家休息几天,整个人精气足,她这会正骑着自行车往县城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