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扶好车头,林津平坐到后座那,回头深深看了爱人一眼。 周云梦得眉眼弯弯,挥挥手道:“去吧,再见!” 林津平也挥挥手应了声:“再见!” 等见不着车影人影了,周云梦心有点空荡荡的。 转准备往回走,就瞧见韩川沈宝珠各自提着包裹往这边走来。 周云梦着打过招呼,问:“你们也是今天回部队吗?” 沈宝珠着点头:“对,待会去村口那坐牛车进县城,再走去火车站。” 觉得云梦不像这么冷的天会一大早出来的人,想了下问,“你该不会是刚送完林团吧?” 周云梦:“对,我送到岔路口这,大哥刚骑车载着他直接去火车站了。” 沈宝珠:“那也方便,本来家里也说要让小叔骑自行车送我们的,但想着两个人不方便,还是坐牛车进县城去算了。” 自行车后座最多载一个人,到了火车站那边总得有个人把车骑回来,也就是说去的路上三人里得有一个人走路过去,确实麻烦。 周云梦点头表示理解,想起什么突然说:“宝珠,之前的事还好好谢谢你呢,感谢你为我正名。” 之后想了下,能让沈宝珠回来后这么快就把自己能写文章赚钱的事说给韩母听,还着韩母到村里去说,最大的动机也是最单纯的动机,大概就是看不惯别人这么说懒,想为正名了。 沈宝珠一听就知道云梦在谢什么,说:“不用这么客气,你不怪我经你同意就把这件事说出去就好了。” 周云梦:“哪里会?最近村里都在说我好话,我家里人听着都挺高兴的,还得谢谢你才对。” 韩川从打过招呼后,就默默站在一旁听着自家媳妇和津平他媳妇聊天。 心里想着两人还挺能聊的,怪不得宝珠之前说和津平他媳妇投缘。 着们聊了会,韩川轻咳出声提醒。 沈宝珠反应过来着说:“云梦,我们赶着到村口坐牛车就先走了哈。等你下次过来家属院这边,咱再慢慢聊。” 周云梦:“行,那你们路上小心,再见!” 着挥挥手,走回林家。 林母听到声响来开门:“老三媳妇,你怎么去这么久啊?” 周云梦边走进家里:“送完津平后,正好碰上韩川夫妻俩,就和宝珠聊了下。” 林母:“怪不得这么久,原来他们也今天回部队。” 也不奇怪老三媳妇和韩川他媳妇熟了,之前听说在部队那边晚上散步就有碰到。 凭着这次韩家那边传出来的消息,连带着整个过年全家风光畅快,对韩川媳妇印象还挺好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母说:“老三媳妇你到饭桌那坐会,我去给你装黑豆芝麻肉汤。在外面吹了会冷风,回来得喝口热乎的驱驱寒才行。” 周云梦应好。 坐在饭桌那连着喝了两碗黑豆芝麻肉汤,浑都跟着热起来了,也是种享受。 见什么事,回屋去睡回笼觉。 -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云梦着自己继续享受几天过年的轻松。 接着继续琢磨起那本沪市杂志来。 这本杂志上刊登的内容很有本地风情。 最典型的就是时代风那一部分,写的都是沪市那边特有的奇事物,把沪市那边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都展现出来了。 周云梦对这个时期沪市有的东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更不知道原著中是否又有私设。 有亲眼去沪市那边见过,时代风这部分的文章是写不来的。 倒是另外两大部分的工人风貌和社劳,根据知识经验可以虚构着写一下。 反正像投给青年故事、向天志、墨绿军华那文章也是虚构出来的故事,只不过时人以为是真实存在的罢了。 因为沪市这篇杂志刊登的都是沪市本地内容的文章,周云梦构思故事自然也把发生背景设定在沪市。 至于为什么投稿地址是在南城,在文章开头提一句自己去偶然沪市看到什么就好了。 不过这也注定了这本沪市杂志不能为期投稿的对象。 好在有另外三家杂志在,偶尔兴致来了写个大篇故事还可以投给和青年故事同个杂志社的另外一本杂志,不缺写文章投稿赚稿费的渠道。 周云梦很快调整好状态,也有了灵感,构思好框架后开始动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