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医者仁心,医术中只教过我救人,却万万不会害人!” 懂了… 其实,张仲景说的已经够明白了。 是关麟想多了,是他想当然了… 关麟以为后世“中”那种控制人功效的“豹胎易经丸”、“三尸脑神丹”是可以制作出来的。 看来…这些都是武侠中杜撰的。 坦白的说,根本制作不出来。 当然,张仲景也表明了态度,就算能制作出来,他也不会做的。 关麟对此倒是很理解… 他自诩为一个阴谋家,一个老六,一个坏蛋…如此行径自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可张仲景不一样,医者…还是仁心哪! 所谓——大医凌然哪! 只是…这就尴尬了… 关麟拜谢过张仲景后,一边往门外走,一边不由得揣着下巴,琢磨起来… 没有这些“神奇的丹药”。 那,要如何控制司马懿呢? 其实…认真的讲,司马懿对如今的局势有用,但用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可架不住他背后的河内司马氏一族能量大呀! 关麟舍不得司马懿这个“首屈一指”的敌后工作者; 更舍不得他背后的河内司马氏一族。 要知道,按照历史原本的进程,贯穿整个魏晋历史的就是宗室与氏族之间的斗争。 再细致点,是曹魏的宗室与以颍川氏族为首的豫州士人的斗争。 最开始荀彧、荀攸跟夏侯惇、曹洪他们相爱多于相杀; 然后荀彧、荀攸出局,接替上来的是钟繇,再后面是司马懿与陈群… 他们跟曹真、曹休他们斗,斗的是头破血流,血色残阳! 而斗完这一代,司马懿、陈群他们再跟曹爽斗… 斗到最后,没人可斗了,顺理成章,就建立了“晋”王朝这个“声名狼藉”的氏族王朝。 基于此… 许多人觉得司马懿一百四十斤的体重,一百三十九斤都是反骨。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晋能代替魏,并不是因为一个司马懿,而是以颍川士族为首的豫州氏族这么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司马懿不过是迈出最后一步的那个人。 再细化点儿说,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做过颍川太守。 颍川四大家族荀、钟、陈、韩分别在司马儁的提携下,做到过县长。 而在司马儁从那一代起,河内司马家就与颍川四大家族建立了深度捆绑的利益关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乱世起…颍川四大家族自然不甘于寂寞。 袁绍得势,颍川氏族就投袁绍,帮助他占据北境四州。 袁绍内部的矛盾,也是汝颍门阀与冀州才俊之间不可调节的,深深的矛盾。 而曹操是袁绍的小弟,是分公司,颍川就拨了一波人投曹操。 曹操内部的派系斗争比之袁绍就简单许多,早期的宗室与颍川氏族也是深度合作关系,互相不会拆台! 于是,官渡之战,曹操就打赢了袁绍… 然后在以颍川氏族为首的豫州氏族的帮助下,占据了北境四州,有望一统天下。 看似,整个魏武扬鞭的过程,好像是颍川氏族是在为袁绍、曹操打工,实际上…颍川士族是在为自己积蓄能量。 在乱世,氏族只能与占据他们地盘的军阀合作… 可在乱世终结的一刻,氏族积蓄够了一定的能量,也是可以翻身把军阀深深的压在身下的。 比如… 荀彧、荀攸倒了,钟繇站起来了; 钟繇倒了,司马懿、陈群站起来了,终于熬到了最后,一封“九品官人法”,将选官之权悉数收纳到氏族手中! 再熬了那么几十年,当初选到的官员,渐渐地一个个成长起来,身居高位。 再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熬到了一场合适的“高平陵”之变。 终于,这些豫州氏族摊牌了,我不装了…丫的,你曹家四代人…就是个破打工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于是,氏族成功上位… 从这个角度去看,司马懿不过是世家王朝推举出来的领袖。 没有他,一样会有其它氏家上位。 这个局是早在颍川氏族投袁绍、投曹操时就布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