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人,他们所求也不过是衣食,至于其中别有用心之人,还是要武力镇压的。」 「恩威并施?」 「对,让苗人沐浴朝廷恩德,武力震慑宵小,天下太平,呵呵.....」 黄光升笑呵呵答道。 「大人是福建泉州人?」 魏广德也附和着笑道。 「是啊,泉州晋江潘湖临漳人,魏大人也是?」 黄光升笑着反问一句。 「我是九江府彭泽人。」 魏广德笑道,「不知大人可听说过俞大猷。」 「你说志辅,他也是晋江县人,和我是老乡,只不过他是泉州卫的军户。」 听到魏广德提起俞大猷,黄光升醉眼微眯,心中盘算着魏广德提起俞大猷做什么。 说起来,黄光升是认识俞大猷的,俞大猷比黄光升大三岁,而俞大猷的书也不是白念的,当初在晋江县也算名人,毕竟十几岁就中了秀才的人。 晋江县就那么大,黄光升自然也就认识了俞大猷,只不过后来俞大猷接替父职从军,而他则是科举登科,文武殊途,说起来也是好多年没见到过了。 之前他自然也知道,俞大猷在浙江剿倭犯了事儿,不过现在在大同刚刚打了打胜仗,虽然朝廷的封赏差了点,可毕竟恢复了世袭武职,也算没有对不起祖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黄光升不知道魏广德为什么提到俞大猷这里,所以开始谨慎起来,不过很快他就释然了。 「家父曾和俞将军在浙江剿倭,对他很是钦佩.....」 魏广德先简单和黄光升说了说他和俞大猷之间的渊源,随后就在他面前开始介绍俞大猷从福建转战两广,再到浙江,最后去了山西的战绩。 黄光升边听边微微点头,他对这个老同学自然也了解许多的,虽然为官后没有碰过面,但是邸报和官场上还是经常听到他的名字。 说起来俞大猷打过的大大小小战仗无数,结果到现在又回去做百户,实在让人唏嘘。 「......以俞将军的能力,胜任一省总兵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这时候,魏广德的话也差不多说完了,然后就看向黄光升,看他的反应。 这个时候,要是黄光升还不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他这官也就白做了,这是帮俞大猷毛遂自荐来了。 魏广德这人,黄光升之前自然是不认识的,要不是这次到都察院遇到,他也只是闻其名不知其人。 「一会儿散席后,我们找个地方再说此事。」 黄光升明白魏广德的意思,微微点头小声回应了一句。 毕竟现在是 都察院的酒席上,他们站在一边小声说了这么久,已经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了。 「好。」 魏广德笑着点头,小声回了一句。 就在都察院众人在酒楼里喝酒,联络感情的时候,在西苑永寿宫大殿里气氛却很是压抑。 按说,大同打赢了仗,彻底化解了北部边疆的危机,俺答部已经退出了长城关隘,朝野上下这个时候应该是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才对,只是昨日户部上的一封奏疏却打破了欢快的气氛。 「叫你们过来,你们应该猜到原因了吧。」 此时,御座之下,内阁阁臣严嵩和徐阶站在左边,而右边站的是当朝户部尚书高耀。 嘉靖皇帝话音落下后,三人都是微微躬身。 「这次,本来以为局面会非常糟糕,所以户部多方筹集银两,很不错,竟已经筹集到三十万两之多,后面还有数十万两。 按说,这仗打赢了,这些多出来的银子自然没了用处,该交回太仓库才对,以后也可以贴补朝廷开支,可怎么现在这么多衙门伸手想要哗拉走? 现在就提拉走了,以后朝廷要用银子又怎么办?继续打欠条吗?」 嘉靖皇帝皱着眉看着 昨日户部上了一份奏疏,当初为大战征集了不少省份的银钱,第一批凑了近百万两,都是以官位相要挟,逼迫各地官府追缴的历年欠税。 结果,这仗一下子打赢了,自然就没有这么大的开销。 户部账目上有了银子,虽然还没有运到京城,可不少衙门就打上了主意。 这批银子本来的用处是做为应对俺答部南侵准备的,各个衙门想要提走,户部却不敢轻易答应下来,毕竟是在皇帝那里上报过的。 …. 本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