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城头的箭雨愈发密集,显然安南人害怕了。 明军也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了损失,这种损失,甚至不是火铳手同样全力开火所能帮助避免的。 这样的损失对于一部分身经百战的老兵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对于那些从长江南北二十个卫抽调的普通士兵来说,则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 尽管每次箭雨射下来时,他们总能够及时闪避或使用盾牌来躲避箭矢。 但是在密集的箭雨之下,还是有不少士兵被射伤,或者被流矢射杀,或者摔倒在地。 不过他们毕竟都是被选出来攻城的,即便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他们也坚定不移地推进着,一直抵达了关墙边缘。 “扔!” “咻——” 随着军官们的一声令下,所有守关的安南士兵纷纷丢出手中的滚木礌石,砸到开始攀登关墙的明军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士兵开始冒着这些攻击,尝试搭云梯攀上城头。 但攻城却进行的并不顺利,每次都会被军官带头冲杀在前的安南军反推回来,显然,安南军也是做好了足够的坚守打算,这些普遍出身土司或贵族家庭的军官们,并不吝惜他们在安南无比“高贵”的性命而受此激励,这些本就是安南精锐部队的守军,也纷纷杀红了眼,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颇有些僵持的姿态。 然而就在此时,关城后忽然传来了阵阵喊杀声! 一名名从悬崖上绕了过来,解决了哨兵,身披着牛皮甲或者干脆无甲的土兵也挥舞着兵器赶到了战场上。 而且,他们大部分是直接顺着藤蔓,从关城东侧的山上“降落”下来的! 黎秀夫的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这种突然袭击,在关城中放火和阻碍后勤、兵员的运输,明显打乱了安南国守军的战斗节奏。 “杀呀——”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得知友军侧翼迂回成功,明军大量的后援部队如同潮水一样涌向了城头。 虽然关城前面的地形非常狭小,但既然已经看到了攻克的机会,张辅等人自然不会吝啬投入兵力。 这支增援部队由骠骑将军朱荣率领,他策马跃至阵前,然后将马缰绳交给了身边的副手,拿出了双戟背在背上,率先向城头攀登而去。 而在他之前负责打头阵的鹰扬将军吕毅,此刻已经站在城头上了,正在勉力维持着城头阵地。 骠骑将军朱荣手中大戟的尖端刺入了身前安南国士兵的咽喉中,殷红的鲜血顿时喷洒而出,溅到了大戟之上,染红了冰冷的镔铁。 安南国士兵瞪圆了眼睛,似乎临死前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一般,瞳孔骤然紧缩,脸色苍白,眼神涣散。 “将军威武!” “明军万胜!” 在朱荣率领的部队登上城墙之后,明军的攻击节奏陡然加快,不断有士兵顺着云梯从城头跳了进去,与安南国守军展开肉搏战。 “出击!” 明军各营的战鼓响彻云霄,士卒齐刷刷地举着手中的兵器,大吼着冲向敌人的防御工事。 从天上看,在这一瞬间,明军就像黑压压的蚁潮一样涌向关隘。 一枚又一枚的子弹落入敌人的防御工事,溅起一片血花。 数不清的箭矢呼啸而来,穿透敌军的盾牌和盔甲,刺入肉体。 安南国的关隘规模比大明的一些雄关要小,城墙也相对低矮,这也就导致了明军单位时间内能攀爬上去的人数,开始超过了安南守军反推的人数,虽然刚才安南国守军凭借着防守方的优势硬顶住了明军,可随着黎秀夫的绕后,一切开始变得无可逆转了起来。 安南国守军虽然有心坚持,但奈何城头上的明军士兵太多了,双方战斗力、配合能力也确实有差距,不是靠一时打鸡血能弥补的,他们根本无力阻止。 “该死的,撤退吧!” 在城头的安南国守将武世勋看到自己这边节节败退之后,立刻做出了判断:“快点逃离这里。” 在明军的强力打击之下,这些还在勉强坚持的守军溃不成军,开始往南边跑去。 “哪里走?” “别让他们跑掉了!” 关门被明军控制,而此时明军的将领们也骑马进入了关城。 “还要追吗?”看着自发追赶的将士们,有人保守地问道。 张辅不置可否,继续说道:“既然已经攻下坡垒关,便切勿放跑一人,务必赶紧派骑兵追杀然后让柳升也开始向关城后射击!” 张辅此时心中已然有了想法,他所需要的战果,绝不仅仅是这第一道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