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
武才人无疑是个聪明人,甚至算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因此她在经历过初起时的慌张之后,很快就平静下来。
不论陛下怎么想,只要自己安分不犯错,想必就也不会出什么大岔子。
东宫。
当李治听过这个消息之后,更是喜忧掺半自己的父亲手段如何,李治是最清楚不过了。
他甚至是怀疑这是父皇在警告自己,让自己趁早把那不该有的小心思收起来但很快,李治又觉着这事儿不太对。
毕竟自己于武才人,可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私下里更是从没有过来往人前相见的时候,更是礼数周全,全无僭越之举。
除了自己的目光偶尔会大胆的在武才人的身上停留之外,自己的心里所想可从来没有向外表露过。
父皇怎么可能会知道?
嗯!
李治双拳一握,心说:宫中除了我之外,旁人对佛法岂是都不算太感兴趣,自然也就只有我能同去大慈恩寺!
这难道不是缘分?!
而至于武才人是父亲的妃子这种事情李治心里甚至还有些埋怨父皇不地道。
论年纪,武才人入宫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父皇的女儿多绰绰有余.明明是能够指婚给皇子的,却偏偏要自己纳入后宫之中。
纳入后宫也就算了,可偏偏毫不受宠
李治心中虽有些牢骚,但对此情景也是喜闻乐见,毕竟自己的母后就是当朝皇后,自然不希望别的嫔妃受到父皇的宠爱。
甚至李治希望武才人就一直保持这样无人问津的状态,如果父皇能一直记不起她来,那就更好了。
但是今日在见到父皇将武才人留下,只有他们两个人面见皇叔的时候,李治还是莫名心中一痛.甚至回到东宫之后,整个人患得患失,魂不守舍。
但接到让自己每月三次同武才人去大慈恩寺向三藏法师学习佛法的旨意之后,便只能说是柳暗明又一村,这心头的乌云霎时就被吹散。
甘露殿。
“遵礼。”
“陛下。”
一位禁军将领,应声出现在李世民的面前。
尊礼是字,他姓李,名君羡。
原本是瓦岗寨李密下属,后成为王世充的骠骑,因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率领其部属归附高祖李渊当朝皇帝李世民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左卫府中郎将,因在击退突厥一战之中立下功劳,后改为左武候中郎将,受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
就是那个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
贞观二十二年时,有民间谣言“女主武王有天下”传入宫中.恰逢一场宴会时,李世民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
轮到这位李君羡的时候,他自称自己的小名是“五娘子”.
再加上当时李君羡的官居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属县武安其中皆有五,小名之中还有“娘子”儿子,难免会让李世民生出疑虑。
原本按照李世民想法,是想要寻个由头,把这李君羡贬出长安,而后再观后效的。
但因为他觉醒了人族血脉之力,又身为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利用一些人道之力的也正是因此,他借助人道之力探李君羡的底细时,发觉他身上毫无紫薇星气且不说那谣言的真假,即便是真的,那人也绝非是李君羡。
故而,原本会被作为“替死鬼”冤死的李君羡,如今还活着好好的。
不仅没有被李世民所杀,反而成为了李世民的一员心腹大将,如今是左羽林卫将军,掌管皇城禁卫,只向李世民一人负责。
不过有些见不得人的脏活累活,也得他来处理也就是了。
“那件事儿,你先放放。”
啪嗒!
李君羡当即跪在地上,顿时冷汗直流,大气不敢吭一声。
那件事儿?!
李君羡当然知道陛下说的是哪件事儿,无非就是“女主武王有天下”之谣言。
当年因为这事儿,他就险些掉了脑袋,但陛下心清如明镜,非但没有怪罪自己,反而是对自己愈发重用,这让本就忠心的李君羡,对陛下更是心悦诚服。
只是
虽然陛下相信自己的清白,但李君羡自己对此事也不可谓不上心,毕竟只要那个“谣言”不被证实,亦或是那个真正的“女主武王”不被揪出来,迟早会有人把锅扣再自己的头上。
想要自证清白,李君羡也没有
但这几年的时间过去,他是仿佛大海捞针一样,一点收获也没有。
这会儿陛下忽然让他把这件事情放一放,他怎么能不担忧?
见李君羡跪在下面,神情好一阵大变,最后落得个苍白面色,李世民心说:也是沙场猛将,依然因这许些谣言,而如此失态.
可见有些时候,杀人不见得要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