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睿德。
幼善画,及长,远师黄神氏,得授炼精养液之道,能观三才之文,上天作命,使为百王宪。
尝登临玄沪水滨阳虚之山,见洛汭有灵龟一头,丹甲绿纹,纵横理数。
仓颉跽而揣摩其文理,又见群鸟践迹沙地,形势错综,似有情绪。
乃依龟文鸟迹,一画一竖,一点一圈,撇捺钩挑,配聚而成字体。以此记事,可以传之远方,垂之后世。
陈说其义于伏羲之前,命建台于河上,制造文字。
仓颉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创字,制六书之体:一曰象形,如日月之类,象其形体而为之也;二曰假借,如令、长之类,一字两用也;三曰指事,谓上、下之类,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各指其事而言也;四曰会意,谓武、信之类,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会合其意也;五曰转注,谓考、老之类,左右相转以为言也;六曰谐声,谓江、河之类,皆以水为偏旁,以工、可声谐也。
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无穷文字必归六书。以竹削为方策,火薰出汗,谓之杀肖,复以木枝蘸烟煤书之,始成字迹,画文像虾蟆子,形如水虫,故名科斗,为字之祖。
凡人既死,躯壳虽离,魂魄不散,禀厉气而神,幽气为鬼,往往现形作祟,侮弄世人。今有此文字,恐人致书布告神明,以干谴责,隐隐闻鬼夜哭,不敢白昼出现矣。
川泽中蛟龙异物,常腾舞欺人,为有此文字,惧人作篆召役,从兹潜伏。于是上天以人间有此大宝,乃为之雨粟,以遂其生。
人民不识斯物,见遍野生芽起苗,秀花结实,摘来剥脱其壳,和水煮食,其味甘美而香,因留其种播之于地,经岁萌芽长大,结实如初。但所产无多,止疗一时之饥。
伏羲闻有如是瑞应,呼颉为史仓,文字成而记注备。升封介丘以昭于异世,而文治兴焉。
命朱襄氏削竹简刻木版,书六体之字于其上,是为书契。朱襄造成时,升发敷教之台,照式抄录,传告四方,使皆识字,以代结绳。 由是百官之政治,万民之事察。
伏羲又命昊英迎日推策,相斗罡,考甲子,以命岁时干支配数,以纲维四象。作旋盖,著躔舍,而天运协;审地势,立九部,而民事理。
于是纪阳气之初以为律,起黄钟以验符。分正爻以配气,置重爻以当日。作甲历之次,岁建甲寅,日临庚辰,阴阳相间,共成六十,而夫道周矣。
岁以是纪而序不乱,月以是纪而时不易;昼夜以是纪而人知度,四方以是纪而位不惑。
伏羲见政少立,人民苟安,因念老母、女弟尚在成纪,亲往迎请。圣母在林中悠然自乐,与女娲参悟道理。是日女娲入山樵汲供母,伏羲拜见圣母,诉别后因及今迎养之事。知女娲出外,往山中寻访,见云山如旧, 叹息不已。
正是:归根思故里,复命觅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