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历史军事>大明:种田从1641开始> 第296章 剿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剿寇(1 / 2)

清兵分两翼入关,左翼破抚宁北面之界岭口,右翼破蓟州北面之黄崖口。十日,右翼兵偷袭黄崖口得手后,两翼合围蓟州,并击败明总兵白腾蛟、白广恩部。

为了防止清兵再次入边,明廷在关内外并建两总督,又在昌平、保定设两总督,在宁远、永平、顺天、保定、密云、天津设六巡抚,在宁远、山海关、蓟镇中协西协、昌平、通州、天津、保定设八总兵,真是星罗棋布,无地不防。

但这时的明军由于屡次失败,土气低落,已无任何防御能力。清军进入长城以后,如入无人之境,烽火寂然,一昼夜行百余里,因行军过于疲劳,“有牵马而鼾者”。

清军大举入塞,连克蓟州、迁安、三河,分趋通州、津城等地。京师戒严,崇祯帝急召各地兵来援,又以勋臣分守九门,以太监王承恩提督城守。

十一月,清兵深入腹地,连克霸州、文安等处,往山东侵掠。

这已经是清军第五次入寇了,历数这五次清军入寇,明廷对于清军入寇的情报基本没有,往往清兵破口之后就被打个措手不及,直到清兵长驱直入华北腹地后,情报一样也有很大问题。

指挥权混乱,事权不统,兵力分散,不能相互救援形成统一战斗力,没有整体的战略安排或者是后来的安排根本赶不上清兵的行动变化,明军处于处处被动的劣势。

这次清兵入寇同样如此,明廷对于十日清兵破边而入的消息居然不相信,直到清兵攻破蓟州,城内大批难民南下清兵入寇的消息才彻底传扬。

邮牒无闻,塘报不发,消息不通,此乃兵家大忌也。

……

十月底,这段时间陈诺红光满面,毫无疑问是新婚之喜的缘故,与妻子白芷柔这段时间琴瑟和鸣,夫妻间生活如胶似漆十分愉快。

大婚之日兵备何腾蛟亲自到场,巡抚淮扬,漕运总督史可法更是谴亲信恭贺,消息很快传遍四周,很快地围绕在陈诺夫妻二人的流言蜚语烟消云散。

陈诺这日在永安城举行了乞活军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军演,虽说现在清兵入寇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徐淮各地,但是这里百姓们的忧患意识并不高,因为前四次清兵入寇最远打到了山东境就回返了。

也只有陈诺颇为忧心,他十分清楚这次清军的动向,松锦之战后明军精锐尽丧,这次清兵入寇不同以往,进入大明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清兵最远跨过了黄河打到了南直隶。

清军攻掠速度极快,能日行将一二百里,一日陷数座城池,照清军的速度恐怕十一月或者闰十一月就能攻入山东境内。

而徐州毗邻山东,到时候清军兵锋所指,难免要和永安城对上,须得早做准备。

十月底,历时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也已完成,此时的军械局生产装备已经足额装备全军。

甲乙丙三个千总哨,九个战兵总,陈诺决定给这九个总设为甲乙两个战兵总类,甲类战兵总补充新兵十分之三,乙类总补充新兵一半。

以乞活军现有的新兵资源来看,陈诺决定给陈大义的甲哨三个战兵总都是甲类战兵总配额,乙、丙两哨则是各有一个甲类总和两个乙类总配额。

甲类总内战兵全部披甲,锐兵卒披铁甲和镶铁棉甲,乙类总内战兵则披普通棉甲。

现在乞活军的披甲率很高,军械所除了日常生产火器兵器之外,盔甲的打制进度也在抓紧完成,截止到了现在已经生产了二百套铁甲,镶铁棉甲三百套,普通棉甲八百套。

陈诺给刘铁金当初定的二百套六十斤以上的铁甲可算把他难坏了,他的军械局连同纺织所加足了人力物力生产打制。

至于镶铁棉甲的制作也十分不易,乞活军制作的镶铁棉分为内外两衬,内衬镶嵌厚实甲叶,层层甲叶叠压缝制在内衬之上,外间则是钉上密密铜钉加以固定。

这其中的甲叶的磨制就需要费功夫,要求甲叶厚度大体相同,有较好的防护力,还有叠压缝制也需要耗费人力。

至于普通的棉甲就较为简易省事多了,武备志记载棉甲制作方法:取棉花七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晒干。

棉甲用料简单方便,加上外间固定的铜钉再把人力算上,一副棉甲的总体成本可控制在三两之内。

乞活军的棉甲号称厚三层,乃是每七斤的棉甲为一层,以三层缝制成夹袄棉甲,整体甲重在二十五斤以内。二十斤以上的厚实棉甲防御力可观,可防五十步外弓箭的抛射或者直射。

现在新兵练成就是要见血了,只有见了血才能快速蜕变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

永安城周边自然没有匪徒,在徐州之地顽聚盘亘着只有徐州三寇了,这三寇在徐州为祸多年,乃是徐州安定的一大顽疾。

陈诺作为徐州游击将军自然有安定一方剿匪之责,为此特别向何腾蛟请命,愿带兵剿灭徐州本地土寇。

何腾蛟闻言大喜,他作为兵备,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