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理谁都懂。
江大山这番话也是前几天江大牛在桌子上‘无意’提起来的,族老是感激他们家帮助了村子里的人,但是总这么挂在嘴边,人家听上两三次的时候,可能还会对江大牛他们家感恩戴德,但是听上十次百次呢?
“大山你倒是提醒我了,这事儿以后我也不再说了,不过要是村里有谁对你们家有意见,我第一个不同意,你们家也不要多想!”族老回过神来,拍了拍江大山的肩膀,神色认真的说道:“你们家做了好事儿,对得起天地良心,要是这还让你们家受了委屈,我这个族老也没必要当了!”
江大山还能说啥,只能苦笑,并且表达对自家三叔的感激了。
“现在城里的米面行也能买粮啊,要不我们这几天就去城里多买些回来?”江大牛转移了话题,当然,他问是这么问,实际上,心里却有些猜测。
“江小子,这就是你不懂了吧,亏你还在城里晃荡了一个月!”白郎中坐直了身子,脸上满是讥讽的表情,低声说道:“那些粮商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的,人家上头有人,自然知道朝廷现在有多缺粮食,粮税为啥一年比一年多啊?还不是因为边关的战火一直没有停过!”
说到这里,白郎中顿了一下,语气讽刺的说道:
“你说说,如果换做你手底下的人开了粮行,临近朝廷收粮税的关头,你要是还敢提前大肆兜售粮食,上头那位会不拿你开刀吗?”
“你们家虽然去米面行买了几次粮食,但你们那都是少量,要是几斗几斗的往家里买,你试试看,那米面行的伙计绝对第一个把你给‘请’出来!”
说完,白郎中又靠了回去,懒洋洋的闭上了眼睛。
“我明白了……”江大牛点了点头,果然啊,跟他猜测的一样。
上头有人,不管人家是不是贪官吧,人就是想挣这笔粮食的钱。
而秋税的时间基本是固定了的。
所以在此之前,为了不被那位九五之尊当成养肥的鸡给杀了,上头的人肯定会命令底下的粮行严格控制粮食出售量。
等粮税一收,朝廷把粮食凑起来送往边关,粮行再出售粮食,这个时候即便是那位想要把这群粮商给宰了,也得考虑一下刚刚交了粮税的农人家里有没有口粮活下去啊!
这是上头那些人与君主之间的博弈。
但是很显然,他们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不过相比于最底层的黔首农人,那群当官的一句话就主导了诸如三山村一百多号人的口粮,到时候江大牛他们去城里花高价买粮,还得感谢人家,这就是不同身份阶层的两极分化。
江大牛之所以觉得那群人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便是因为这种事情如果没有那位的允许,借那些人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玩弄数百上千万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