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
次日的朝堂上,盛轩帝特意将南梁的求和书拿出来与众臣商议。
百官意见不同,盛轩帝全不关心,他只关注着大皇子的神情。
“云临,你对南梁的求和有何看法。”
墨云临被点名,有微微的惊讶。他最近可是很少发言的,盛轩帝也对他视而不见。
今日突然提问,必有内涵。
墨云临思虑片刻,扬声道:“回父皇儿臣认为,此次战役是由南梁挑衅造成的,他们既敢做,就要承担后果。”
墨云临偷偷瞄了一眼上座的盛轩帝,观察他的表情变化。
以他近日来对盛轩帝的探究揣摩,他的父皇不好战,但绝不怕战,而且战必要胜。
既然与南梁开战,那么对南梁就是势在必得。
于是,他又提高声音说道:“南梁要承担被灭国的后果。”
盛轩帝哈哈大笑:“说对了!南梁被灭国是必然的,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当我大雍是什么?必须给他们一个沉痛的教训,以示我大雍国威。”
百官立刻齐声道:“陛下英明!”
刚回来不久的宣王与芮相对视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了疑虑。
大皇子好像越来越会做事了。
高座上的盛轩帝,也在眯着眼睛看大皇子,真是长进了,越来越难对付了。
盛宣帝看向百官队列中的太常寺少卿,他怎么才发现这个人是一个好老师。
大皇子做事越来越沉稳,越来越有滑头,很多事情明摆着是他做的,但就是抓不到他的把柄。
根据得到的消息,盛轩帝可以肯定,他原来准备要对自己下蛊的。
可他的谨慎让他没有犯险,使得所有盯着他的人抓不住他的马脚。
盛轩帝此时意识到,这个儿子会成为一个很难对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