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容贵妃闻言,心头微惊,道:“陛下,那岂不是北方也有敌情?”
宋妍想了想,转脸看向自己娘亲,水润目光中见着惊讶。
宋皇后抿了抿粉唇,轻声说道:“子钰是怎么说的?”
崇平帝沉声道:“察哈尔蒙古方面目前尚无动静,女真许是也在关注我大汉东南之地的战况。”
在贾珩对崇平帝的密疏中,着重分析了女真的战略,并举了北宋的教训,叩开大同、太原,女真再无钳制。
宋皇后轻声说道:“那等子钰过来,再作计议了。”
坤宁宫中陷入一片宁静。
崇平帝忽而看向一旁的戴权,道:“最近几月份了,御园的番薯应该能收了吧?”
戴权笑了笑道:“好像是能收了,奴婢正要和陛下说呢,这两天看着挑个黄道吉日,将番薯挖出来呢。”
崇平帝想了想,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就看今天收获了罢,梓潼,随朕去御园看看。”
如是能真的有亩产几十石,或者亩产十几石,今年的秋粮征收也能纾解一下,北方发了大水。
众人见崇平帝来了兴致,都起得身来,随着崇平帝向着御园而去。
御园
西南围墙下方的天地葱郁森森,原本的草早已让崇平帝吩咐人铲去,种植上了番薯,足足有着一亩地大小,正是为了方便计算亩产。
这时,戴权吩咐了侍卫以及内监准备好铁锹,开始在刨着土里的番薯。
崇平帝则是坐在不远处一张太师椅上,与一旁的宋皇后、端容贵妃品茗叙话。
宋皇后抬眸看了一眼天色,柔声说道:“陛下,这快正午了,臣妾要不让人到御膳房传膳。”
崇平帝道:“朕还不饿,你们传膳,先用着罢。”
旋即,看向端容贵妃、沈氏以及宋妍,道:“梓潼,你领着她们先去午膳,朕在这儿盯着。”
这番薯是否如子钰所言的那般高产?今日需得看看才是,不说亩产几十石,哪怕是在亩产十几石,推广种植以后,也大为裨益国事社稷。
宋皇后柔声道:“臣妾也不饿,在这儿陪着陛下就是了。”
说着,看向端容贵妃,轻声道:“妹妹呢?”
端容贵妃轻笑道:“姐姐,其实也不差这一会儿,我们等会儿一块儿再用膳不迟。”
其他人都并未离去,只是陪着崇平帝观瞧着收获。
而随着时间过去,一个个番薯被侍卫以铁锹从土里刨出,没有多久就在一旁的空地上堆成了小山,由侍卫从中去着泥土,然后装进袋子里,送到一旁的内监过秤。
“这,公公,这还有。”一个侍卫指着一片荒草堆说着。
戴权此刻白净、富态的脸上都是汗,笑了笑道:“都长到这儿去了,都过来将这片儿也挖了。”
从方才那一堆小山的番薯而言,这番薯产量应该不低。
崇平帝此刻自是瞧见了堆成小山的番薯,冷硬、消瘦的面容上也见着喜色,对着一旁等候的宋皇后说道:“梓潼,子钰极力推荐的番薯果然收获不少,竟这般多,那番薯煮熟之后,香甜可口,一亩番薯,完全可以供五口之家食用半年了。”
魏王面上见着难以之信之色,目光紧紧盯着那番薯,心头震惊莫名。
怎么收获这么多?
一旁的魏王妃严以柳,清丽如雪的脸上现出异色,这位王妃生的方额广颐,肌肤白皙,眉宇颇有英气,粉润唇瓣微启,心头涌起思索。
这番薯竟有这番高产?
这时,戴权拿着洗好的番薯,如献宝一般笑道:“陛下,您瞧瞧这个,其他的正在过秤。”
“看着个头儿是不小。”崇平帝看向那戴权手中,面带微笑说道。
这时,远处过秤计数的内监,也终于合计了数字,快步行来,跪将下来,声音都有些颤抖道:“陛下,整整三十五石。”
许是御园的土质肥沃之故,番薯虽不如后世育苗选种以后,动辄亩产六千七斤的产量,但此刻的产量也颇为丰裕。
崇平帝虽然早已所料,但仍有浑身颤栗之感。
三十五石!
他本来想着能有十几石就已是天幸,何曾想真的有亩产几十石?
这番薯如此高产,俨然天赐大汉之神物!
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之百姓食不果腹,才会扯旗造反,如今有了这番薯,何愁大汉不兴?
戴权也顺势跪将下来,振奋说道:“陛下,这是天佑大汉。”
此刻,宋皇后玉容也见着欣喜,原是白腻如雪的脸颊因为心绪激荡,现出绮丽丰艳的圈圈红晕,道:“臣妾为陛下贺。”
端容贵妃清绝玉容上也见着惊喜,轻声道:“陛下,这番薯的确高产。”
沈氏也拉着宋妍在一旁道喜,至于魏王与严以柳脸上都是复杂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