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面前的学生却怎么都不踢。
夏木安不明就里,但还是继续鼓励道:“我说过了,自由发挥随便踢,试一下感觉就行。”
亲和的鼓励并未迎来积极,好在一个圆溜溜大眼的男生及时举手打破死寂:“地太糙,球会坏。”
原来如此,“没关系,我再买。”
他说完利落地踢出一个弧线球,“就像这样!”
学生们不再紧张,放开手脚结队踢起来……
十五分钟后,夏木安吹响口哨叫停。
众人集合听训,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刚才都试过了吧?是不是觉得球不太受控制?”
“对!”
“是……”
夏木安依次听过他们的反馈,有的放矢地开始传授正确的脚法。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他从未忘记。
下课前,师生约定等山脚那块平地长出绿草的时候,大家一起在那个“绿茵场”上踢一次比赛。
学校没有篮球架,夏木安在水泥地中间的木杆上绑了一个篮筐;
没有羽毛球场的框线,他找来石灰或木炭自己画;
乒乓球台是学生渐少后废弃下来的课桌拼成的、跳高的海绵垫是两捆厚厚的玉米杆、三级跳的沙坑总是尘土飞扬……
人手不够,他常常一个人忙得灰头土脸。
每次体育课,夏木安真挚又专业,学生们渐渐喜欢上这位大不了几岁的体育老师。
校长在一次晚饭时袒露:“我最初以为你这个大学生就是来装装样子的,尤其是我们条件如此差,即使有心也无力,可二十天下来,你的付出有目共睹……”
男人问起夏木安来支教的原因,他不愿意多说,只保证不会敷衍。
……
大山里的学校,天高路远,学生们只能选择寄宿。
每当周末,便无事可做。
夏木安喜欢和他们坐在暖融融的山坡上聊天。
山谷风悠悠地吹来,雾蒙蒙的远山如黛,近处草芽争春,春天的脚步临近。
夏木安拿起一截枯枝,漫无目的地折断后扔向远处。
山的那边还是山,令人悚然的、看不到尽头也走不出的大山。
他突然想回嶙川了。
“小夏老师,你有过什么烦恼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