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了从地方乡间招募民兵来县城的想法。
现在形势不明,他也不知道何去何从,说对方是造反吧,可他又不敢肯定。
有借口,总比没借口强。
后金高举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各地官府又失去中枢指挥,皆无力抵抗。
在后金大军没有抵达的时候,能做的就是当鸵鸟。
这是地方分权,和消息传播效率低下导致的。
北平燕世子,那还是老朱家的人呢。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区都保持观望。
反应过来的苇泽关和固关等军事地区,集结了数千兵马反攻平定州。
早有准备的朱能,指挥一万余兵马坚守工事。
在炮火的轰击下。
反攻大军不到半个时辰,已经出现了溃散之态势,朱能果断的命令骑兵出击。
一个时辰结束了战斗。
至此。
太原府境内,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再也没有了成建制的军队。
新军合计伤四百三十余人,亡两百八十余人。
平定守御军,太原五卫精兵,太原左中右三护卫,合计伤一千七百余人,亡一千一百余人。
逼降,欺骗,控制合计五万两千余人。
整个太原府境内,大部分兵力控制在了北平新军手中,只剩下太原西北部的镇西军,北部的振武军,以及南部的直隶州汾州守御军。
平阳府。
有太原府的官吏逃离,跑到了平阳府。
“有军队作乱。”
“假的吧?”听到消息的官员不敢相信。
“是北平的军队,燕王造反了。”
“燕王不是在应天府吗,他逃回北平了?不对啊,没有收到朝廷的消息。”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平阳府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不过平阳军已经集结了起来。
蒲州守御军也收到平阳府的通传,让蒲州守御军做好防备。
随着山西布政司和按察使司下发的公文,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开各地。
人们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太原城变天了。
“北平军队飞过来的吗?”
镇西军指挥使,看着手里的公文,不可思议的说道。
“北平来了多少军队?”
“不知道啊,有说一两万的,也有说十万大军的,到底是多少,众说纷纭。”
“别说十万了,就算有二十万大军围攻太原,也不可能轻易拿下,太原那么多军队是干什么吃的?”
山西的将领们无法接受,他们更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铁道!”
“肯定是因为铁道!”
有人隐隐猜测。
“不论是借助什么,太原城竟然一日而下,这算什么?我们算什么?”
镇西军未动,因为没有上级的命令,他们不知道改怎么办。
难道平叛?
那北平新军到底算不算造反。
晋王府和都司的公文,要求他们归顺北平新军,多数人置之不理,等待朝廷的旨意。
各地紧急派人快马加鞭前往京城。
而唐云朱能等汇合,忙着整编太原军队,并把军情传递回北平。
通过铁道。
在拿下太原的
世子府。
官员们急匆匆的来来往往,每个人都忙的马不停蹄,还有大量的中华重工管理人员。
“已经整编了两万后备军,下午出发去山西。”
“辽东方向没有动静。”
“山东方向没有动静。”
“河南方向没有动静。”
……
各地的舆图悬挂,到处是军官们商议。
“南下。”
“北上。”
房宽和陈亨发生了争吵。
“就算无法控制山西行都司全境,但是必须拿下山西行都司衙门,不让山西行都司形成合力。”
陈亨坚持北上。
房宽反对,认真说道:“山西行都司必然有了防备,不可能像太原那样轻易。”
“目前山西群龙无首,各地无法形成合力,如此大好局面不可错过,必须最快的时间接管山西各军。”
“平阳军、蒲州守御军、潞州中护军、宁山军、汾州守御军、沁州守御军、宁化守御军、镇西军、振武军。”
房宽一个个指着舆图上的红圈圈,“如果朝廷旨意下来,这些军队合起来,至少近十万的兵力,如果与陕西行都司形成南北夹击的战略态势,恐怕唐云无法兼顾。”
“那五万管制的太原军,能不能吸收过来?”听着二人的争议,朱高炽盼望的问道。
姚广孝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