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今年的一年要放在南方,所以最好的上策就是维持现状。
维持现状就是要派军队去哈密。
而派军队去了哈密,又能加强对安克帖木儿的控制和影响,间接震慑黑的儿火者。
就像历史上。
黑的儿火者主动出兵帮助大明击退了鬼力赤汗,无论他打的什么算盘,但是明面上就是帮助了大明,获得最大好处的也是大明。
难道反过来又调头对付他不成?
周边的势力如何看?
合着帮助大明立了功,不但没有好处,还会受到惩罚,天下没有这么做事的道理。
所以朱高炽不愿意黑的儿火者立功,因为这会妨碍他未来对亦力把里的控制。
总之。
复杂的局势,以及类似大内义弘事件的时机,都促使朱高炽必须在西北地区提前埋下后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朱高炽严肃的说道。
“不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哪怕治理好一方也是微不足道的,在西北地区的事情也是如此。”
“南下是重要的,但也不能任由隐患做大。”
“如果顺利的形势下,以西北地区目前的局势,并不算大麻烦,相信很快就能稳定。”
“不顺利呢?”
郭铭反问。
朱高炽叹了口气。
“如果今日不顺利,他日就是我大军踏平一切的时候。”
郭铭怔了怔。
踏平一切。
郭铭相信小王爷能做到,只是恐怕介时惨不忍睹。
朱高炽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
亦力把里作为大明连接中亚的重要地区,如果黑的儿火者和安克帖木儿能成为大明的开拓者。
那么双方都能获得好处。
反之。
如今的朱高炽因为南下,的确没有精力去顾忌亦力把里,但是等他抽出精力的那天,那就再也没有必要顾虑了。
“
朱高炽神情轻松了些。
“塞南行省的矿工们,对于头上台吉日益不满,还有矿工的两种用工制度,也有不少的怨言。”
郭铭对于塞南行省要了解,笑着问道:“小王爷支持谁?”
朱高炽笑道:“谁强就帮谁。”
“岂不是欺软怕硬?”郭铭忍不住开起玩笑。
“对,就是欺软怕硬。”
朱高炽大方的承认。
中华的道德发展了太多年,有了大量的成语一针见血。
一句欺软怕硬,无形的约束了多少人。
但任何事物都有度。
弱小者把希望交给了道德,希望道德约束能帮他们主持公道,失去了反抗心,天经地义的等着上苍的帮助。
为什么这些人不敢反抗。
因为他们害怕反抗需要付出的代价。
既然如此,不敢反抗的人就要被欺压。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当你强硬了,有反抗的觉悟,那么别人就不敢欺负你。
而你没有这份觉悟,畏惧付出,自然就人人都敢欺负,并且被欺负的越来越厉害。
朱高炽笑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以抗争为变化的。”
郭铭再一次呆住了。
小王爷总有惊世之言。
“所以塞南行省的事情也是如此,塞南地区的矿工们,如果他们反抗的决心大,力量超过了台吉们的势力,我自然就会支持矿工这边。”
“而矿工们的反抗决心不够,不如台吉们的势力,我又何必得罪台吉们呢。”
郭铭担心的说道:“但是矿工们如果尝到了甜头,会不会……”
“所以工厂以人为本,把他们吸收了进来不是么。”
对内的治理,和对外的治理是不同的手段。
内部。
朱高炽需要有奋进心的人。
一个没有奋进心的民族,是绝对没有未来的。
没有奋进心的民族,就算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又能如何,人才是一切,而不是武器。
精神文明建设从来不是口号。
军队想要建功立业,商人们想要扩大生意规模,技术人员们希望发明出更多的技术,工人们想要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才是大明该有的样子。
军队不追求功业,商人不追求利益,技术人员不追求研究,工人不追求好生活……
这样的大明,就算超前了一步,又能维持多久呢。
技术迟早会散播出去的。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只有让民族保持奋斗的精神,社会不停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万世之根基。
朱高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