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说起来,其实方鸿安是并不大建议的。
这年头,虽然农业专家,看上去地位还高、待遇也算是相当不错。
但有前一世的经验,方鸿安很清楚,等兰建辉毕业出来。
国内市场经济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这个专业的前景,会被其他学校迅速的超越。
就好像湘省农校。
这别看,现如今在省内,比很多大学都要叫得响亮,就算不是省内顶级学校,那也妥妥的是一流高校。
但在后世,这座老牌实力学校,最终也只能沦为省内二流。
基于这些,方鸿安是不大想兰建辉学习农业类的专业的。
像财会类、管理类、机械技术类……
会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不过,多次沟通中,兰建辉都很明确的表态,他就是想学习农业,以后从事养殖类的研究……
憧憬着,将来像方鸿安一样,用自己的本领,为农村、为这一片大山里的人,带来好的改变。
这意思。
很明显,是深深受到了方鸿安的影响。
因为兰建辉的态度很是坚决,老丈人、大舅哥、甚至兰文绣也都是力挺,方鸿安就不再劝说。
也鼓励他直接把农校作为目标,将来争取考上这座高校。
兰建辉也正是这个意思。
不过,他现在的成绩。
按照往年录取的分数,也就在农校录取线的位置。
要说没机会?
那肯定是有的。
但要说是稳考得上,那其实也没有万全的把握。
当然,兰建辉是铁了心要报农校。
已经准备到时候志愿就是直接填农校了。
但这事,却也不免让老丈人和丈母娘有些担忧。
这家里,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出一个大学生。
这要是死磕农校,导致到时候落榜。
那遗憾可就太大了。
为此,在前不久,老丈人还找人捎信过来,想让方鸿安劝一劝兰建辉。
农业院校,省内也不只有农校。
实在不行,也不必只拘泥于省内的农业院校。
老丈人的意思,方鸿安是懂。
不过……
能有机会够上好学校的分数线,但为了稳妥,把志愿降低一档,那也太可惜了。
思来想去,方鸿安也想到了办法。
这个年代,大学还没有自主招生的说法。
但总归……
其实还有一些路子可以降分录取的保障的。
而现在,他们林源蜂场和农校这个合作的“产学研”项目,那已经是省里的重点课题项目,并且已经往上报到教育部里。
据最新的内部说法,教育部里的领导,对于这个课题项目,已经做了专门的表扬性批示。
准备做进一步的推广了。
除此之外,那联点帮扶的模式。
也在报往了农业部里,据说也有望,作为农业部门的先进模式,进行推广。
一下子,就为农校带来了这两大可能在全国推广的重点课题。
这在整个农校的历史上,还属于首次。
长脸的同时,让农校得到关注和认可也越来越多。
听黄彬的意思,就今年开年的争取研究资金这方面。
农校就是收获满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额度。
这种巨大的改变,让农校那边,对和他们这里的合作,那是异常的看重。
并且,对于方鸿安也是异常的看重。
农校的哪位副校长,已经多次亲笔来信,邀请方鸿安到农校做学术交流,并且透露出意思,想聘请方鸿安作为外聘老师,去农校讲课。
不过,现阶段,方鸿安对这些兴趣都不大,也就直接是婉拒了。
虽然如此。
农校那边,无论是校领导、还是那几位教授,跟方鸿安的书信、电话也基本是没断过。
基于这些,方鸿安觉得,自己去替自己的小舅子要一个降分录取的机会,应该并不算过分。
想到了这点,方鸿安也就立即行动了起来。
早在四月份的时候,考虑到养蜂场的交流需要,方鸿安特别向县里写了申请,要安装几部电话。
县里方面,其实早就在为方鸿安考虑这件事情了。
八十年代,安装电话,归电信局统管。
县里的电信局,县委这边去做了多次沟通,也很是为难。
毕竟,为了在电话普及率还相当低的八十年代,要为距离镇政府都有十多里的大山上,去扯一根电话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