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两个厂的处理方法是不太一样的。
西岭村是合作制,粮食归集体所有,因此烘干以后自动转入粮库。
新建的粮库暂时不能用,因为潮,所以暂时存在面粉厂。
而其他村的,都是在温泉粮食加工厂烘干,加工厂收取一定的费用,粮食还是你自己的。
因为在当时,粮食作为战略物资,不允许个人买卖,只能上交国库,也就是交公粮,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不过,随后几年,随着粮食增产,秋庄稼不强制性交公粮了,个人买点喂猪啊喂牛啊都可以,大规模买卖则是在两千年左右才放开。
陈飞不打算重点搞养殖业,所以不需要太多秋粮。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就是秸秆问题却是必须解决的。
秸秆禁烧能杀虫,还有增肥作用,但是空气污染严重,是将来国家必定明令禁止的,所以这一点必须提前布局。
而秸秆还田,专家们说一大堆好处,老百姓却很反感,最重要的是容易滋生病虫害。
思来想去,忽然想起来前世去过一个地方。
好像是邺城的一个村子,建了一个秸秆汽化站。
每年夏秋,村民们把秸秆拉到汽化站,用秸秆换液化气,非常好的一项措施,就是不晓得为什么,这么好的利国利民项目,却没有在全国推广。
不过,后来陈飞懂得了什么叫资本,也就明白了。
无他,不符合资本的利益而已。
你想啊,秸秆到处都是,而且每年都有,都变成液化气,资本每年要损失多少?
不过,现在资本不显,而且陈飞自己也有成为资本的能力,这个秸秆汽化站他是必须要搞起来的。
于是他在全国巡回演讲的时候,时刻注意打听哪里有产秸秆汽化器,结果一无所获。
“可能是这个时候,秸秆汽化器还没有研制出来吧?”
陈飞无奈,只好每到一处就发布一个求购秸秆汽化器的广告,结果依然是石沉大海。
没办法,陈飞只好转变思路,没有产品,就自己搞一个研究所!
招一批科研人员,搞科研,搞创作。
不仅仅是秸秆汽化器,还有其他的新型设备,譬如环保设备,都可以提前搞起来。
只是,这事找谁带头呢?
思来想去,陈飞想到一个人。
孙伟跃的父亲。
孙教授在锅炉厂职工学院教书,勉强算是科研人员,可以请他帮忙,找一些同行。
于是陈飞就给孙伟跃打电话,说了这事。
孙伟跃满口答应,
“行,我问下我爸,一会儿给你回话。”
过了一会,电话就回过来了,孙教授亲自回的电话。
“陈飞,听伟跃说你想找一些科研人员,具体是做什么的?”
陈飞笑道:“我是想搞一个秸秆汽化器,把秸秆废物利用,你也知道,咱们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秸秆,都浪费掉了,我觉得挺可惜的。”
孙教授啧啧称赞,“果然不愧是时代楷模,忧国忧民之心令人敬佩!我会尽量帮你打听,也算是为国家出一份力。”
“那就多谢了!”
几天之后,孙教授再次打来电话,说找到几位研究员,愿意去做这方面的研究。
陈飞问道:“孙叔,我想自己成立一个研究所,你问他们愿不愿意来,工资待遇绝对比他们以前高。”
孙教授迟疑道,“他们愿意帮你是一回事,不一定愿意去你研究所。”
“我知道,您就帮忙问下,来不来都可以,不过你跟他们说清楚,只要他们肯来,工资直接翻倍,研究出来新产品,另外有奖励!”
那时候的科研人员都是有编制的铁饭碗,很多人都不舍得丢。
想挖人,就只能用高薪诱惑。
“行,那我问问。”
陈飞本来不抱多大希望,没想到孙教授回复说,有三位同意加入,说他们相信陈飞,作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第一名,他的所作所为必然是利国利民,他们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陈飞大喜,让他们去西岭村报道,具体情况找大姐安排。
大姐是副总,自己不在一切事情都是有她负责。
研究所的名字就叫成飞研究所,地址就建在西岭村。
根据陈飞的指使,这三位研究员分别成为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和副省长所长。
另外陈飞又继续登报,招聘一些大学生给他们打下手。
研究所刚开始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立项,那就是研究秸秆汽化技术。
陈飞前世只是见过,大致了解一个思路,具体的却不太清楚。
不过他有钱,有思路,只要把研究所建起来,买一些专业设备,就可以搞起来了。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