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1 / 5)

第二百八十六章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第1/2页)

王崇古的手段高明,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他知道皇帝的意图,趁着大婚之前再遴选一下朝中那些毫无恭顺之心的人,无论是杖毙还是罢免,王崇古都不会引火上身;第二个高明之处就是王崇古找了科道言官的头子海瑞说明情况,还让海瑞去劝阻,进一步的筛选提纯;第三个高明之处则在于,就是言官们知道了王崇古在中间联袂,他也不会被反噬。

因为言官无法拿这件事弹劾王崇古,如果王崇古因此获罪,那就是因言获罪,朝中最喜欢泄泄沓沓的就是言官,王崇古因言获罪,言官们日后也要遭殃,事实就是王崇古联袂了言官伏阙,却没有前往,他没犯下除了说话之外的任何罪行。

而张居正为言官求情的理由很充分,即便是张居正不在朝中,他依旧保护了这些朝臣。

陛下圣德宽弘,天覆地载,即位以来,敬大臣,礼群臣,矜不能,赦小过。至于言官论事,往往曲赐含容,未尝轻加罪责,臣一闻伏阙之变,忧虑至深,臣惓惓之愚,窃以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职司纠正,必平日养其刚正之风,宽其触冒之诛,而后遇事敢言,无所畏避,四方利弊得以上闻。

我国朝日久,臣工事主之心渐怠,唯有此刃,乃太祖高皇帝登极之初所设,祖宗神武成法初设亦尝今日之弊。

张居正这番话说的其实很隐晦,但也很明白,让小皇帝好好考虑清楚,当初朱元璋为什么给了官位较低的言官这么大的权力,一来自然是为了朝廷耳目,四方纠正,正人之不正,但是未尝不是没有考虑到今日臣子事君王之心,逐渐懈怠后,成为皇帝手中对付臣子的一把刀。

言官有的时候就是一把诛心的刀,诛心就是虽然你没有犯错,但是你意欲为,那就可以诛不臣之心了。

言官就是实现皇权伸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知道如何利用这股力量,就理解了为人君的手段。

既要有大道之行,也要有践履之实的实际统治手段,言官也可以利用他们的风力舆论,来处置一些不太好处置的人。

比如王崇古。

“海总宪,先生说:臣工事主之心渐怠,今日果有此弊?”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看着海瑞,明知故问。

海瑞表面上看是天底下头号懈怠臣子,他骂了自己的君王嘉靖皇帝,可实际上,海瑞知道嘉靖皇帝早些年如何的英明,才对晚年的嘉靖皇帝那般痛心疾首,海瑞在责难陈善,是直臣,是真正的事主诚恳之人。

朱翊钧故意这么问,其实是想听一听海瑞对这个现状的看法,而不仅仅是在问这种现象是不是真的存在。

存在不存在,大家都很清楚,国势逐渐衰弱,凝聚力在逐渐下降,皇帝的威严被一再践踏,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海瑞是第一个在文华殿内,将嘉靖皇帝八个儿子到嘉靖晚年,就只剩下一个的惨状讲出来的人,这是一层窗户纸,海瑞把它捅破了,而且还是将惨烈的现实摆在了小皇帝的面前,否定徐阶的倒严、从龙之功的同时,也在大声的对小皇帝提醒,定要留意臣子的不臣之心。

当时海瑞想提醒陛下有不臣之心的人就是张居正。

路遥见马力,日久见人心,海瑞回来之后,发现这大明首辅张居正和历代权臣,完全不是一个画风,张居正求得不是权,是大明再兴。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

嘉靖皇帝死了,海瑞却开始回护起来嘉靖皇帝的名声,甚至将嘉靖皇帝晚年懈怠的部分责任,扣在了大臣的头上。

“陛下,司马昭弑君。”海瑞沉默了片刻,说起了一件旧事。

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后,司马就是取天下,也是恶名不断,甚至到了唐太宗之后,因为唐太宗的圣旨,官修《晋书》的时候,司马昭弑君这段甚至连帝号都没了,成了魏相国司马昭弑其君髦,司马昭弑君可谓恶臭至极。

魏国取得帝位,好歹还走了禅让的流程,司马昭这个明火执仗,实在是一点脸面也不要了,大街上一刀捅死了皇帝,刀从皇帝的身后伸出,血溅三尺之外。

文官不喜欢司马昭这种酷烈的手段,武将们也不喜欢,毕竟司马懿那么大岁数还圈养死士,那之后但凡是有点年纪的武将,都对司马懿恨的牙痒痒,比如唐太宗征伐高句丽时,李靖生病不能前往,唐太宗就说,当年司马懿也这么说,李靖直接跳起来,跟着唐太宗一起出征了。

海瑞说司马昭弑君,其实也是在说臣子在国势强横的时候,尚有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更遑论现在了,海瑞不仅正面回答了皇帝的问题,还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弑君的地步。

“陛下,张四维万历元年刺王杀驾,万历三年大火焚宫,此大逆之臣,理当凌迟,陛下宽仁,送至解刳院疗养,宫中避雷奇景,臣亦亲眼目睹,陛下,臣以为臣子事君已经不是不恭顺而是不臣了。”海瑞又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话里的意思,说话明明白白,一直是海瑞的风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