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玄幻魔法>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第三百六十章攻守易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攻守易势(2 / 4)

灭掉赵国。

对此,内史腾也没有办法。

白竭的想法和内史腾差不多。

白竭现在是绝绝对对赵姬的人,当然距离归心还远,但是却十分听话。

赵姬给他的密令也是稳妥保全为主,必要时可以放弃南阳,白竭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其实,不论是内史腾还是白竭都很清楚,他们其实也有一个救援的机会,那就是假装救援,引韩国方向的虞军出击,然后前后夹击吃掉这股虞军。

但这样风险太大,一个搞不好,反而是他们被虞军吃掉。

总之,二人都选择了稳妥。

诸葛亮见敌军选择了稳妥,便命令岳飞所部前往樊城休整,做好继续北伐的准备;命令其他将领,攻略南郡其他城市,大将赵云统兵十万,兵进房陵,威胁上庸;张郃所部在水军的配合下,沿汉水逆流而上,做出攻击旬关的姿态。

旬关为秦国当年为防御楚国沿汉水进攻汉中而设立,控扼汉、旬水路,具有保卫汉中地区、甚至咸阳的重要作用。

如果沿旬水而上,走蚀中,是可以通往秦都咸阳的。

蚀中,即后世鼎鼎大名的子午道。

当然了,张郃所部其实主要是佯攻,为的是调动汉中的军队,既让汉中军中无力救援上庸、房陵,也是为了进一步逼迫汉中秦军主动从巴中等地撤退。

老是让秦军堵在剑阁和巴中也不是个事儿。

战略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诸葛亮用兵谨慎,在没有拿下邓城、夺取南郡其他城市、断绝秦军出汉中绕后的可能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出兵继续北伐的,虽然这可能错失了一定的机会,但胜在足够稳健。

不过,这个时空的诸葛亮的稳健和历史上诸葛亮的稳健完全是不同的性质。

历史上的蜀汉,经不起一场大败,所以只能稳健,故而“诸葛亮一生谨慎”;但这个时空却是大虞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秦国,众多名将军团的成型,使得大虞在精锐数量上也已经不逊于甚至超过了秦国,就像是这次北伐,大虞各方面其实都占据明显优势,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冒险呢?

我只要平推过去就行了,冒险反而落了下乘!

这个时空的诸葛亮用兵,倒是有些历史上王翦用兵的感觉,稳如老狗,国力平推。

我就平推过去,有本事和我硬刚啊!有本事和我拼消耗啊!

你过来啊.jpg

反倒是这个时空的王翦,被逼的一出道就开始弄险,历史上的稳如老狗,变成了这个时空的狡诈刁钻的诡狐。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名将也是如此。

张郃、蒋钦所部的佯攻,果然成功牵制了汉中的大量兵力,这让汉中对于上庸的救援显得无能为力,赵云攻取房陵之后,很快就扫荡了周围的城市,兵围上庸。

在诸葛亮发动北伐的时候,其实巴蜀也没有闲着。

养精蓄锐的高顺军团再次出兵,进攻巴中和秦国的葭萌关。

尽管因为地形地势的缘故,高顺也不可能真的展开强攻,但还是给了巴中、葭萌关等地的秦军极大的压力。

汉中秦军最大的问题,其实也是粮草问题。

汉中从蒙武出征到最终的巴蜀决战,汉中一直都是秦军巴蜀方向的重要粮仓,民力透支的利害,之前又被王平奇袭过一次,也是一直没有缓过劲儿来,如今又要维持南郑到巴中、南郑到剑阁两条防线上的大量军队和山中坞堡城寨守军的粮草,已经是到了极限。

要不是羌廆这两年疯狂的进攻异族,夺取粮草、牲畜,秦军这两条防线早就支持不住了。

现在旬关被大虞进攻,羌廆只能够把重心放到了对旬关的防御上,一旦旬关有失,大虞可是有兵进咸阳的可能,尽管说就算是走蚀中兵进咸阳几乎等同于自寻死路,但是带来的政治影响却是灾难性的,由不得羌廆不重视。

羌廆甚至连上庸都顾不上了,亲自到旬关坐镇。

这种情况下,巴中、剑阁一线的守军就只能够自求多福了。

守卫剑阁将功赎罪的昌平君从运来的越来越少的军粮中,意识到情况不妙;守卫巴中的王恒也意识到问题大了。

事实上,不论是昌平君所部还是王恒所部都还有差不多半年的军粮,王恒后方的山间堡垒也都差不多有半年的存粮,但账却不是这么算的。

最多三个月如果得不到新的粮草供应,军心就要乱了。

然后不久,王恒就接到了羌廆命令他全军携带所有军粮、军械撤出巴中、大行道一线,仅保留大行道最北侧的几个城寨,所部立即支援上庸的命令。

这个命令,不仅意味着王翦入蜀以来最大的成果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让王恒意识到了形势的险恶。

因为害怕惊动大虞军,王恒连毁城都不敢,甚至连外围的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