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又添了一句,“特指你前往。”
薛玉接过帖子,光这帖子都做的极为贵气,也能想到公主府的气派了。
她打开一看,上面可只写了她一个人的名字。
李老夫人开口,“长主府上的赏花宴,来的客人定然十分贵重,虽然帖子上只邀请了你一人,但我想着你只是个妾室,身份低了些,在这样的场合上恐有不妥,我思衬了下,还是由阿凝和宛姐儿陪你一道去,这样有什么不懂得可以一路照应。”
“是啊,阿凝是中书舍人嫡女,大大小小的宴会也是亲赴过,长公主府上的宴会不比寻常,由她一同去我也能放心些,再者小妹也大了,出去见见世面于她也有助益,”李煦温和说道。
他们断断续续说了很多,薛玉却没有认真在听,而是瞧着案上的点心。
这点心极为精致,从前还是在府里有什么喜事的时候她才能沾点光吃上一口。
他们的话一向冠冕堂皇,听起来都是句句为她好,实则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前程。
虽然是个国公府,但这爵位世袭递降不像河卫公世袭罔替,永远都有爵位,代代尊贵。
而李家到了下一代将会降爵,直到无爵在身,就是个平民了,除非后代子孙能重新为自己挣得功名。
现在李煦的国公爷位子还是他父亲为他挣来的,如今在鸿胪寺领着一份差事,看似风光不过水中月罢了。
只不过,他们真的能以为攀上长公主攀上河卫公。
她脸上浮起一丝微笑掩盖眼底的嘲讽,说道:“一切都听老夫人大爷的话。”
李煦听了夸她懂事,老夫人也甚是高兴,临出门的时候还叫人包了一盒的点心给薛玉拿上。
林嬷嬷更是弯着腰一路送她出了院子。
她停下步子抬眼看着匾额上鹤寿堂这三字,扯了扯笑。
前世在李煦的运作下,李宛入了宫廷成了娘娘,一度能和沈家丽妃抗衡,也帮衬了李家不少。
至少让李煦从六品升为了三品,后来生下了皇子,母凭子贵,风光不已。
李家凭借外戚的身份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可惜这辈子的李宛她决计不会再像前世那样让她做丽妃乃至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