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是京城女眷的表率,能参加她的宴会自然都是钟鸣鼎食之家。
她们三人来的时候园子里早就有不少人了。
但京城的贵妇圈子也是有划分等级的。
像她们这种是一等一的圈子,自然就不认识薛玉几人,也就没有人上前同她们攀谈。
沈凝自认为也是参加过好几场宴会的人,她低声再次提醒着薛玉:“长公主府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记住说话行事定要规规矩矩,千万不能出差错。”
“姐姐,我省的。”
薛玉从进了公主府开始便一路观察地形。
进了园子内,不像别人赏花评诗,她的心思都在找宋若薇上去了。
她不知这人长相只能到时候凭着大家聊天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嫂子,放心,宛儿也是熟读四书五经的,自然不像某些人没有教养没有规矩。”
李宛生怕自己说的话没人领悟,说完后对着薛玉翻了一个白眼。
只是个沉不住气的小姑娘,在言语上赢一些便赢一些吧。
毕竟她越嚣张跋扈她心里越好受些,这样动起手来也就不会踌躇了。
她往园子里看了看,园子大而阔。
里面种植了许多名贵花种,一团团,一簇簇,宛如人间仙境。
园子里流淌着一片湖水,这里本是个暗渠,后开凿放水,形成一条湖。
湖水潺潺流,映出两岸婆娑的树影。
湖水对面是一座阁楼,人影绰绰,想来是外男的赏花地。
眼光忽的一转,看见一着了华服的妙曼女子正和身后的婆子说着什么。
那女子说话时不时看向周围,生怕别人知道她们的谈话。
而那婆子脸色甚是沉重,似乎在劝解,女子却显得不耐烦。
薛玉使了个眼色,金翘儿便跟在那婆子后头,不一会儿就将所见报告给了薛玉。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女子就是宋若薇。
而她差了婆子去往设在园子里头的庖屋。
庖屋上的厨娘正好和这婆子是同乡,想要找准机会给送往卫阶的酒水里下药。
薛玉却想的是如何偷龙转凤,像宋若薇一样,躺在她边上的是广平小郡王而不是卫阶。
刚汇报完,一大群宫娥簇拥着长公主款款而来。
长公主身边,一左一右分别立着锦衣华服的男子和女子。
右边男子正是长公主唯一的儿子世子孙涪,左边女子尚书嫡女徐昭昭。
众人纷纷行礼。
这赏花宴一年一度举办一次,前来赴宴的人都清楚,这是世子为了缓解长公主思念女儿所办。
而徐昭昭,传言她小时酷似长公主丢失的长乐郡主,是以长伴长公主身侧,颇受长公主喜爱。
所以她在京城女眷中也是顶上层的人物,薛玉记得她后来成为了卫阶妻子。
因着卫阶的水涨船高的身份和长公主的加持,封了一品国夫人,羡煞多少名门贵妇。
“母亲,听说那日救驾女子也受邀此次赏花宴,我定要当面致谢。”世子孙涪笑着说道。
薛玉之所以能被邀请还是孙涪特准的,原因无他就是想见见这临危不乱勇气可嘉的女子。
事情简单正好借着赏花宴就请了,长公主也想起当日她那洒脱肆意的样子,也就默许了。
长公主扫了一圈,底下莺莺燕燕环绕,一眼便瞧见了最后面的薛玉,莫名的升起一股熟悉感。
于是,她笑着抬手:“你上前来。”
薛玉左看看右看看,直到长公主身边的尚宫请她过去,这才起身上前。
众人这时也齐刷刷看去。
上穿黛蓝色对襟衫,绣着连珠团花锦纹,下着月白色百褶裙,裙上同样绣着锦纹,腰间宫涤垂挂,轻轻走来掀起清脆佩环之声。
着装不甚华丽有别于当下,却另有一股清新之风,样貌虽不是上乘,却也光润玉颜。
薛玉攘袖肃拜,“妾拜见长公主,长公主大安。”
“免,”长公主微含着笑意看向孙涪,指了指她继续说,“你瞧,这就是我那日说的救驾有功的国公府李家薛娘子,临危不乱十分有魄力。”
“长公主谬赞了。”
薛玉那日上前救助,其实也存了几分私心。
这马车华丽,马车主人身份定然尊贵。
她这是在赌,若能凭此得到马车主人青睐,或许能让李人对她有几分忌惮,至少不会像前世那样任意凌辱她。
孙涪早就把她的底细查了一遍,听说是国公府李煦家的一个小妾。
在府里的日子举步维艰,不免就想到他母亲这番事故是不是有人刻意为之,借着这事攀上他们孙家。
打眼瞧着她,目光正好落在她的脖颈上,白腻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