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能这么欺负她!她没有害过人!”
太史桓堇也曾犹豫过是否要在现下这个敏感的时刻来护云栀,可看到这些人豺狼般凶恶的表情,他没办法袖手旁观。
为了功名围杀一个从没有犯事杀人的小妖,多少有点恃强凌弱。因此他坚定的为云栀挡下周围的刀光剑影。
各种法光在云栀头顶绽开,她看到下方的道士。
他的脸在光芒交织下清晰异常,俊美,深邃,却是那么冷淡。
她当众现身,他肯定是不高兴了吧。
自己又给他添麻烦了。
云栀忽而觉得心底一阵酸涩,却不知道这种情绪从何而来。
此时,一道法光绕过太史桓堇朝她袭来。她没有躲避,也躲不开。就这么直直地从空中摔下来,撞向底下卫兵们早就举起的刀枪剑戟“丛林”。
要是被插得千疮百孔,那死状一定很难看。云栀苦笑着想。但意料之中的疼痛没有到来,她跌进一个温暖的怀抱。
刀枪剑戟瞬间架在承悟的脖子上。
他在万众瞩目下抱着她,道袍,妖女,所有的外物通通摒开。
冰冷的刀刃反衬寒光,映在他温润的眸子里,恍若春水柔影。
他说:“云栀,往后发生任何事情,你都不能瞒我”。
胡夷王室再次出现一个妖怪,真真切切的妖女,不仅迷乱大王,还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在宫里试图害人。而这妖女还是圣清法师带来的。
这个消息在胡夷各地像插了翅膀一样传播开来。而在主城,更是少不了对法师的鄙夷和咒骂。大王被妖女害得不轻,至今还未清醒,法师携带妖女入胡夷,怕是别有用心。更有甚至直接下了定论,说法师是为汉国蓄意谋害大王,狼子野心。
法师与妖类合谋,简直是丧尽天良!
一朝之间,整个胡夷对圣清法师的态度天翻地覆。
被关在监牢中的承悟得知这些消息还是由太史带进来的。与此同时,太史桓堇还带来另外一个消息,胡夷王死了。
圣清法师与妖女云栀合谋刺杀大王,此罪名由宁雅漫认证裁定,剥夺其法师称号,并于明日上午对承悟实施绞刑。
太史桓堇现在是一头乱麻,“这宁雅漫是疯了吗?她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她不知道把云栀关在哪里。要是我能找到云栀,就能问问当天晚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不要去问她”,承悟知道宁雅漫是冲着自己来的。
太史桓堇是真为承悟担心,“难道你想就这么算了吗?你如果真的担下刺杀胡夷王的罪名,以后的路会很难走”。
“没关系,我并不在意这些事情。我让你帮忙打听的事有结果吗?”,承悟昨天进监狱前不忘灵音传话给太史,要他帮忙查查宁雅漫。
他知道宁雅漫仇视自己,但他想不起来自己和宁雅漫是因何结仇。如果能弄清楚这些,冤有头债有主,也不必再牵连云栀。
太史桓堇不懂承悟在打算什么,鉴于对承悟的了解,他知道承悟做事是有规划的。可惜他昨天在殿上表现的太过于精彩,“舌战群魔”,致使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一众捉妖师都不想搭理他。
好在太史桓堇是个能屈能伸的奇男子,他主动对那群捉妖师认错示弱,一口一个前辈的喊着,从而得到一个当跟班的机会,由此混进宫里打听到了某些事。
王室里面初入宫的女子最开始都在一处居住,由一位掌事公公看管。齐公公便是负责看顾宁雅漫的。听他说,宁雅漫初入宫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为不识字还被同期妃子笑话过。而且宁雅漫刚进宫的时候就像是山野村妇,举止莽撞粗鲁。若不是她姿色好,早就被赶出宫了。
不过宁雅漫很好学,经过点拨教化,勉强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说到这,太史桓堇神色有些古怪。承悟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接着说”。
“宫里有传言,说宁雅漫每日天不亮就坐在院子里打坐,吸收天地精气。胡夷王信奉神鬼之说,宁雅漫好像曾为他通达天神,保国泰民安。加上她确实姿色过人,所以胡夷王才专宠于她”。
“举止莽撞,通达天神”,承悟若有所思,总感觉有什么事情遗漏了。
太史桓堇敲敲牢门发出声音提醒承悟,“我算是看出来了,你现在声名狼藉,名声地位全都没了,还背上谋害君王的罪民,背后肯定有人在算计你。宁雅漫明天就要杀你,你真要待在这等死吗?”
承悟站起来,他怎么可能等死,“你先离开胡夷。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一些事,你别再被我牵连了”。
“你这人,可真会过河拆桥”,太史桓堇抱臂,道:“你不用管我。我已经把师妹安顿在城外,现在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跟我说,我绝对不会让那些人害了你”。
“帮我逃狱”。
“啊?”
“如何?”,承悟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