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在这个时候,朝臣们才恍然大悟,陛下之前让他在不同的衙门任职但没有升迁,只是在历练。
二十七岁就成了礼部侍郎,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接任礼部尚书。
然而这个时候变故又生,原鸿胪寺卿关外月调任礼部尚书。
这时候所有人都为钱谦之扼腕叹息,觉得这次起不来大概就要等上很久了,毕竟关外月也没多大。
然而就在关外月调任礼部尚书之后不久,陛下一道旨意把钱谦之调到了御史左台,升任为副都御史。
二十八岁,正三品大员。
如果不是叶无坷这两年的光芒实在太过璀璨夺目,这位钱大人才是被人视之为天之骄子的那个。
钱谦之调任到御史左台是今年的事,前后还不到半年时间。
对于官员的任用陛下向来眼光长远,关外月调任礼部尚书年不过四十,钱谦之在他下边看起来确实不好有出头之日。
调到左台,左都御史谢无章也不到四十岁,似钱谦之在左台好像也没有什么出头之日。
然而正因为如此,许多人不得不猜测谢无章要升迁了。
未来朝廷改制不再设立宰相官职而设内阁,谢无章若入阁的话,那钱谦之不就顺理成章的上去了?
陛下要不要来雁塔书院还没定准,徐绩已经到了。
从书院开门纳客算起,不过一个时辰时间,四海堂外边的空地上人已经快满了。
官员在一侧,长安城里的名士在一侧,弟子们在正中,黑压压的坐了一大片。
靠近四海堂正堂门外的那片空地,当然是给今天的主角留出来的。
学生们一个一个的翘首看着,虽然今天来的大人物们已经让他们惊讶到麻木了。
可他们还在等,等他们最想见到的人来。
各部的主官几乎都到了,然后是徐绩,紧跟着来的人是国公归元术,大将军夏侯琢,大将军澹台压境三人。
这些传说中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的登场,可是把书院弟子们看的心潮澎湃。
又等了大概不到两刻,今日主角张汤到了。
与张汤一起来的是帝师燕青之,两人并肩而行的样子就让很多人心中再次起了猜测。
在张汤和燕青之身后跟着一个陌生人,看起来有军人风范,消息灵通的已经猜到,这位就是那从白蒲来长安觐见陛下的旧楚将军谢虞卿。
就在张汤落座之后不久,忽然远处又有些喧哗,众人纷纷起身观看,却见是两位皇子联袂而来。
太子李隆势和二皇子李隆期同时到场,而陪着他俩一起来的就是御史左台副都御史钱谦之。
由此可见,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副都御史将来也必会被太子重用。
等太子和二皇子落座之后,众人也就明白陛下今日是不会来了。
陛下不来,高院长也就不会来了。
虽然说今日来的都是顶尖的大人物,甚至还有太子殿下,别人不来就显得没有尊卑礼数,但高院长不来就显得十分合理。
太子殿下抬起手微微压了压,场间顿时安静下来。
太子没有说话,而是看向身边的钱谦之。
钱谦之随即走到场间说道:“今日这案子本该在左台来办,要问副都廷尉的话也要在左台问,大宁律例明文规定,左台办案期间任何人不准过问案情。”
“可陛下和院长大人都觉得副都廷尉身份特殊,而案情又可能涉及皇子,这是大宁百姓都关心的事,就该在大宁百姓面前来说。”
“陛下说,百姓有私事而皇家无私事,要问的话要给的回答都是在为大家解惑,所以在问案的时候大家尽量安静,到了请大家说话的时候,再请诸位畅所欲言。”
“陛下还说,今日所见所闻,在场的诸位尽可监督,亦可传扬出去以告百姓,任何人不可阻止,不可管制,但诸位言行务求严谨真实,亦不可造谣生事。”
这几句话说完,场间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
钱谦之回身看向太子殿下,太子微微颔首。
钱谦之随即走到张汤不远处俯身说道:“还劳烦副都廷尉到前边来。”
在那片空地上摆着几把椅子,众人猜测除了张汤之外或许还有证人到场。
毕竟陷害二皇子这种事光有物证可不行,没有人证的话谁能信服。
张汤落座之后,钱谦之看了一眼钧既为:“钧行使。”
钧既为随即也到了空地落座。
“接下来要到场的两人是涉案的证人,一位是副都廷尉家乡老宅的管事宋培。”
一听到这话,现场出现一片低呼。
若这宋管事是证人的话,那对张汤来说格外不利。
“第二位,廷尉府百办秦洛。”
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人又是一声低呼。
两个证人,都是张汤身边人。
钱谦之道:“宋管事一直都在副都廷尉老宅做事,从未来过长安。”
看起来差不多有六十岁左右的宋管事俯身回答:“是。”
钱谦之又看向另外一个证人:“秦洛,你原本为廷尉府千办,后来因事被贬为百办?”
秦洛脸色一变,但还是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