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老臣有一不情之请。”阿散哥郑重行礼说道。
“讲。”
“老臣恨不能生于中华,今在殿下麾下为臣,三生有幸,请殿下赐汉名,汉姓,为我家世代传承之根本。”
虞醒不会觉得阿散哥真对中华文化,有这么大感情。但他很清楚一件事情,阿散哥这样的人,将虞醒的政策揣摩透了。是最好对付,也是最难对付的人。
大部分乱世英豪中,真有心一开始自立一方的人并不多。
都是被世代推到那个位置。
阿散哥发现在云南政权中,真正统治阶级永远是汉人。不是汉人,就进不了这个圈子。自然要成为汉人。让虞醒赐姓,赐名。就是最好的办法,等于是虞醒用自己权力与信用,给阿散哥背书了。
虞醒自然不会拒绝。
甚至阿散哥都走到了虞醒的前面。
虞醒改江头城为南庆府,还是一个开始。将来还有更多的地方要更改。在虞醒麾下缅甸人,也必须统一改名为汉姓,汉名。
虞醒迟疑片刻,说道:“爱卿为掸族,赐名为单。名公望。”
“爱卿国士无双,希望单卿能辅佐孤,如太公望一般,开宗周八百年社稷。”
虞醒以太公望比阿散哥,固然是抬举,极大的抬举,但也是暗示。
姜子牙之后,受封齐国。而今东南亚的局势,将来大局分封是必然,暗示如果阿散哥有功于国,将来不失封侯之赏。
阿散哥,不,单公望大礼拜谢。说道:“臣请殿下驾临木连城,老臣满门恭候殿下大驾。”
他其实有些失望,他最想要的不是别的,而赐姓虞。
一旦姓虞,他在云南的地位,就截然不同了。
“单公好意,孤不日启程。”
虞醒自然不会一个人去木连城,而是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将木连城掌控到自己的手中。
如此一来,木连城之患,就和平解决了。
虞醒在南庆府的时间,也进入倒计时了。
虞醒召见一行人等,专门问田景仁与宋隆济说道:“两位,谁愿意为南庆知府?”
虞醒已经与他们谈过了。
谁留下来当南庆知府,就将自己的家族安置在南庆府北边,建立新城。
任知府,也是公私两遍。
方便他们建立家族领地,等将来他们家族领地修建的差不多了。就会派人接管知府之任,他们就要之国了。
虞醒之所以,将两家之一,安置在这里一家,就是因为南庆府太重要了。
云南从陆路到缅甸,其实并不仅仅南庆府一条路,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条路就是主干道,不可替代的。
而偌大的南庆府,其实也就一座没有修建好的南庆成,其余的县州,一个也没有。不管是田家,还是宋家都能迁徙过来一万多人。再收纳本地人立即成为一方豪强。
有他们支持南庆府。云南在南庆府的根基就更深厚了。
而南庆府北边,大金沙江上游的河谷地中,也是有一些平原的。后世在这里,有一个座有名的城市,就是密支那。而今还隐藏在一片原始风貌中。开发这些土地,也是为了南庆府增加战略纵深。
“臣愿意。”田景仁先开口了。
田景仁早就心灰意冷,不想折腾了。田家经过反复折腾,早就不是当初拥兵数万,雄踞一方的田家了。田景仁而今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家族传承下去。
如果他不留在这里,就只能南下了。
南下就要面对很多问题。
一来,气候问题,越往南,气候就越热,田家人未必能承受得住。
二来,田景仁并不觉得,缅甸人的抵抗,会轻易结束,一旦有一个反复,他田家又处于战事第一线了。那时候,早就残破的田家,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不如留在这里。
距离云南很近,即便有什么情况,也不至于颠覆局面。
宋济隆心中其实犹豫的。
南下,果然有很多好处,南方多平原,可以说是沃土千里。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宋隆济心中权衡不下,有几分犹豫,却不想被田景仁抢先了。
心中暗道:“罢了。我就南下吧。”
于是闭口不言。
“任思国公田景仁为南庆知府。”虞醒立即下令道:“今后就请思国公多多用心了。”
“臣定然恪尽职守,不负殿下所托。”
虞醒说道:“那就准备去木连城吧。”
后勤辎重很多都留在南庆府,要在此地换船,需要不少时间。田景仁本部数千人,也暂时入驻南庆府,负责后勤事宜。而虞醒带着本部人马,顺流直下,直奔木连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