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至顶端者寥寥无几。
成为指挥官后,晋升的标准不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击杀数目,还要考虑所领导军队的总人数和伤亡情况。
比如伍长法则:一伍有人牺牲,全伍中剩余四人均要受罚,唯有击毙一个敌人才可以免责。
这意味着首先要补偿阵亡造成的代价,然后才能计入实际战功。
普通士兵提升往往需击败身穿甲胄的精英战士,而不是普通士兵。
这也就是为什么升迁对秦军战士来说如此困难的原因。
假如真的容易,只需杀一个敌就能轻易升级,那么大部分人都将迅速升级。
“我们回去吧。”
看着小山他们肩扛着被他打晕的赵国 ,用藤蔓锁着手,易风平静开口,一行人随即转身返航。
回来的路上,易风依旧警惕,不时留意周围方圆一百米的情况。
“易风,你怎么判断有敌方侦察员藏在那里?”
路上,赵三终于按捺不住的好奇问道。
“我自己也说不清,只是感觉那地形很适合埋伏,才带着你们去看看。
谁知真的发现了敌人。”
易风浅笑道,半真半假地透露。
赵三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似有些半信半疑,但对于这种解释,一时之间他找不到反驳的根据。
况且,易风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并无可挑的毛病。
“那你之前又为何长时间躺在地上?我也一直纳闷。”
小山在一旁忍不住问道。
易风仍是半真半假:“当时我是在仔细检查有无异常动静,本想去确认下,结果直接闯进去试了下真假,意外发现了那些人。”
这样的说法依旧让小山找不到可以反驳的地方。
由于易风坚信自己敏锐的听力是制胜法宝,并未轻易向他人吐露,他暗中说道:
“报,将军,探子回来了,还俘虏了三名赵军斥候。”
一名士兵向正在部队休整中的王翦通报。
王翦将军在队伍中猛然听见这个消息,与一众幕僚一同惊讶:“是吗?”
其中,王离也在其中,他的眼神瞬间为之一亮。
之前派往赵国边境探索的诸多探子要么长时间杳无音信,要么空手而归。
得知这次探子带回重要信息并抓了敌方俘虏,他们自然十分急于要知道确切消息。
“速将他们带来!”
王翦命令道。
情报在战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如同战争的眼睛,能使一方占得先机。
若一支军队缺乏情報支持,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无所适从。
“一定是我的探子。”
王翦身边的某将领不由得笑道。
然而其他三位将领却纷纷出声,“不一定的,我们也遣去了精锐士兵。”
他们四人均是王翦手下的大将,各自统帅着万名兵马,而且手底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同样,四个人也各派出多批斥候前去打探动静,此刻得知有消息,皆不愿甘于示弱。
只有王离默不出声,因他的斥候小队中,除了百将领赵三以及两位营长是资深战士,其他大部分成员还是新兵。
他并不期待他们能有多大收获,能带回少许有用信息已是谢天谢地。
“赵三参见将军!”
“易风参见将军!”
不一会儿,易风和其他俘虏被带到王翦及其他将军前。
面对众人,赵三与易风低头敬礼道。
看到一脸精神焕发的易风,一直没有说话的王离心情为之一转,他得意地向其他将领介绍:“这位新招募的什长易风。”
心中暗暗赞许易风确实让他感到骄傲,当初选择他是明智之举。
其他将领闻言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王翦自然熟悉易风,两人之前曾有一面之缘。
“听说你们抓了三位赵军斥候?”
王翦率先问道。
“禀报将军,功劳应归功于易风。”
赵三当即回答,表情恭谨。
他知道,这次若非易风,他升迁的机会可能会丧失。
而未来的易风,定会飞黄腾达,因此要趁早巴结,以防他后来飞腾,无处攀附。
“易风在赵国边境发现并擒拿了三十三名敌军斥候。”
赵三补充道。
“三十三人?”
包括王剪、王离在内的众人闻言皆愕然,这数量远远超过他们想象。
显然赵国边境还有更多的探子活动。
但他们好奇,为何此刻会有这么多人被派遣出去。
"是的,我们十二人对抗了赵军总共三十三名侦查兵"赵三接着报告。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