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武侠修真>我双目变异,鉴定万物!> 第七百七十七章 罗汉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七十七章 罗汉图(2 / 2)

”,可知此图作于1207年。

在用笔和技法上,此画风格属于刘松年工整而细润的一类。

人物的勾线精劲细密,均用铁线描,用笔顿挫刚劲。

罗汉僧袍的外部,用浓墨粗笔,行笔较慢,内部衣服用线则淡墨隐约,从而表现了内外部不同衣料的质感。

树石多用中锋之笔勾画轮廓,再用于笔皴擦点染,以表现阴阳、

向背,枝叶疏密得体。

其笔法爽朗劲健,层次分明,工而不呆板,十分完美。

从树石的勾、皴、点、染来看,有李成、郭熙的遗意。

又参用北宋院体花鸟的技法,双猿双鹿的描绘,其北宋院体意味更为浓郁。

这副罗汉图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罗汉脚穿“夹脚拖鞋”,小僧穿着布鞋。

这大概有两个原因,南宋时期佛教禅学开始盛行,画家画罗汉图开始追求古朴奇诡的创作风格。

多表现画家追求的意境之美、形式之美、气韵之美。

当时异域有“夹脚拖鞋”,罗汉也是来自于异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也是一种创作手段。

另外一个原因是,南宋很多画家都这么画,刘松年也不再独树一帜了。

刘松年画的罗汉图,最成功之处在于,把罗汉和山水画中树石结合,开创了后世学习的范例。

隋唐以来,不少画家画过《罗汉图》,宋代更为盛行。

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赏玩。

这是把宗教题材世俗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变迁。

刘松年的这副‘罗汉图’一出,立刻重燃了买家们的热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