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他这一步迈出去的时候,已经是80底,快要90了。在这里,他失去了80年代的很多先机。
可就算这样,林阳依旧创造了神话。
成了定海神针。
成了华国财神爷。
“严大哥,放心。我心里有数。”林阳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是有谁反对改革开放,离他远点。尤其是那种言行过激的人。”
“你的意思是,刘涛海会改变整个建福的局面?”
林阳不置可否。
改革开放是大趋势,可他不再清楚刘涛海的能力,也不知道他对这件事情能有多大的决心。
因此刘涛海能不能改变建福的局面?
让它进入全面改革的局面,林阳是真的不清楚。从他接触到那个退休的老领导开始,很多事情已经在悄然改变。
林阳也不清楚,后面的走向。
这个世界终究会有一天变得面目全非,不再像是林阳前世记忆中的样子。
在跟严冉华事先说了许开东的事情,表示如果他愿意,林阳想要带着他去榕城,带他一起做事。
严冉华同意了。
许开东虽说是他最得力的厨师,但现在他都要离开国营饭店了,厨师在不在他不在意,
这是下一任主任该烦恼的事情。
到时候他是财政局科长。
又不是什么国营饭店主任。
国营饭店的业绩已经不再是他关心的事情。
从严冉华哪里出来,走出国营饭店大门的时候,
外头的阳光已经没有那么炽热,看天色已经四点多。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犹如白棉花似的云朵。许开东过来开车送林阳回家,路上许开东多次想开口说话。
却没说话。
林阳眯了一会。
临下车的不能
美女是有兴趣,可以半个月后过去找他。
许开东接过林阳递来的地址,收到了兜里,随后朝林阳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吉普车颠颠的行驶在出村的道路上。
林阳看了眼便转身回家。
店开起来肯定是要人帮忙的,炒菜的,洗碗的,登记的……人工开销肯定不会少,但是厨师是重中之重。
许开东做国营饭店就做过他的菜谱。
到了榕城能够迅速上手。
这点也是林阳看重的。
不过许开东来跟不来,他都不是很在意,林阳最在意的,最想要拉过来的一个人是他的师傅。
上一辈子,要不是有他。
林阳可能就在沉沦中慢慢的死去,最后成为
一个小山包,没人认识。师傅的恩情,形同再造。
想到那个老头。
林阳不禁会心一笑。
要是别人来请他,他说不定跟本都不会理会,可要是林阳去请,那肯定没有问题。相处好几年。
那老头的习性他太了解了。
‘等着吧,老头。’
‘等着给我打工吧。’
带着微笑入睡,林阳梦里吧老头虐待了好几遍。第二天的时候神清气爽,中午的时候林青山给他送来了户口本。
随后便匆匆带着陈明兰去看戏去了。
林阳收好户口本,准备去榕城后把房子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等交易完成。
那就得开始装修了。
脑子里闪过许多的装修方案,林阳不知不觉就到了宫祠晒谷场,此时晒谷场上原本跟骨架一样的台柱子已经披上了各种红色布条。
戏台大约离地高有两米。
从戏台再到顶的高有三米以上,宽有七八米,让戏台子看起来宽阔的很。戏台子的顶部还挂了几个电灯泡。
那是为了晚上那场准备的。
用的电费,自然是村子里共同承担。
未来的三天内。
戏台子都会在,每天两场,下午和晚上。风
雨无阻。关键这个时候也不会刮台风,顶多是点大雨。
也不会打断出演。
有演,自然就有人看。
此时台下摆满了红漆凳子,坐着的人多,多数带着斗笠,也有少数人带着帽子,村子里的人只是占了很小一处地方。
外村的人来了不少。
不少人都自带桌椅板凳,只要有位置,放进点,放远点都能随心所欲。至于岐山村出的那些板凳椅子,是不能动的。
台下也不许站起来。
只能坐着。
因为隆岐宫此时大门大开,大门正对着戏台子。
戏是演给娘娘看的。
人,只是陪衬。
至少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这样的,尤其是那些比较虔诚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