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教训
不过大、小张氏还是关心令柔的。
她们虽然有意给令柔一个“教训,但也不舍得真让侄女一直生闷气。因此在令柔委屈地偷偷躲在被窝抹泪的时候,跟她关系更好些的春绣端着一盆洗脸水进来。
“小姐,快到午休的时辰了,奴婢端了水来,您洗把脸就歇下吧。”睡午觉这个习惯还是令柔在曹氏身边时养成的,进了宫也没改,一直保持到现在。
哭了一顿,发泄一通,她已经没那么气了,但感觉自己才发了一顿脾气,这会子就那么干脆出去,未免太丢面子。
因此春绣催了第一遍,隆起的被子依然将床上的人掩得严严实实。春绣见状,不由得十分无奈。
自令柔进宫起,春绣就被派过来贴身服侍她。这主要是大张氏疼她,怕刚进宫不习惯,春绣为人知根知底,做事仔细又温柔体贴,这才舍得将服侍了自己十多年的婢女给她。春绣也不辜负大张氏的吩咐,一直尽心尽力服侍着令柔。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她对令柔的脾性也算有了些许了解。知道她吃软不吃硬,又最好面子,无声叹了口气,坐到床边,轻轻扯了扯被子,俯下身子柔声哄道:“好姑娘,就当为奴婢着想,如今天儿虽然暖和,可盆里的水放久了,也很快就会凉。奴婢这些日子为你的事忙前忙后,你总该体谅些我,让我歇歇好不好?”
被窝里的令柔闷的小脸通红。她本来也就是想找个台阶下,被春绣一哄,也就扭扭捏捏顺杆儿下了。
作为一个洁癖,由春绣服侍着洗了把脸,脸上终于不再粘腻腻的,令柔瞬间轻松不少,坐在梳妆台前,任由春绣给她拆解头发。春绣见她面色平静,想到大张氏的嘱咐,状似不经意问道:“小姐,你方才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呀?奴婢听着,郡君她们也没说什么过份的话。难不成,您是听到公主优待连氏不高兴?觉得她过得太好,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令柔默默注视着铜镜里的自己,乌黑的发,莹白的小脸,不点而赤的菱唇紧抿着。
她听出春绣话里的试探,却并不在意,冷冷道:“我既然干了,就绝不会后悔。当初为她求情,只是不忍见她真的丢了命,至少不是因为我而丢命。”话毕,又垂下眸子,轻轻叹了口气。
“我在乎的,其实是姑妈她们口中我娘的处境。”顿了顿,才又继续说:“宫里这些年养尊处优的日子把我惯坏了,我以为我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需要仰人鼻息才能生活得好的小女孩。我即将嫁人,母亲在宫外也早已有了归宿,我以为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可事实呢?母亲只要还在公主手底下过活一日,她就得看人眼色。我生什么气?不过是气自己无用,让她一大把年纪了还要顾这顾那的,给人陪笑脸。为子女的,这便是不孝了。”
春绣了然,“小姐真是有孝心。“她一边给令柔梳头,一边安慰道:“不过小姐也别太自责,以前你还小,等你出宫嫁了人,生下哥儿姐儿,便可以名正言心将曹娘子接过去一起住了。奴婢听郡君说苏家是个厚道人家,相信到时候定不会反对。”
令柔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
虽然早有心心理准备,但大、小张氏眼见得赵祯那边始终风平浪静,竟然也萌生出些许侥幸。
万一呢?万一真是她们多想了呢?
也许陛下果真看不上令柔这个小丫头,而更喜欢风韵成熟的美人。她们怀着这种心理,却一点不敢怠慢,加班加点替令柔准备出宫的事宜。或许是天意弄人。
就在她们万事俱备,准备送令柔出宫的前一天傍晚,阎文良亲自来到祥瑞阁。
他身后跟着的人并不多,队伍也并不浩大,但身为御前第一大太监,气势与穿着自然非同一般。
身份过于低微的洒扫小太监小宫女们虽不认得他,但也被他的气势唬住,只知道这应是哪位贵人身边的大太监,轻易冒犯不得,因此在阎文良路过时,各个停下手头的动作,微微点头示意。
而得幸见过他几面的人,起初也并不讶异。毕竞,先皇嫔妃中,还有几个位份极高的仍在世,譬如沈贵妃和杜贤妃。这二位虽然没有子女,却都家世不凡。
尤其是杜贤妃,她乃是太宗亲妈昭宪太后杜氏的娘家侄女儿,论辈分还是先帝的表姑呢。
沈贵妃的经历也很有意思。
她是宰相的孙女,当初先帝的第二任皇后郭氏驾崩,先帝本来想册立沈氏为皇后,奈何遭到阻拦,这事就没成。
后来半路杀出个章献太后,一下子就把先帝所有的心思吸引过去,这回先帝终于坚定决心,力排众议,愣是将出身寒微的章献太后捧上了皇后的宝座。而这沈氏,不仅没了原本唾手可得的后位,连为数不多的宠爱也没了。不过她到底是幸运的,高贵的家世让她即便无宠也做到了贵妃的位置。至少比李寻真幸运的多。
后期先帝所有存活的孩子都是她生的,却在临死前才受封妃位,甚至连亲生儿子都不敢光明正大相认…
或许是物伤其类的感触,沈贵妃主动结交李寻真,二人生前关系挺不错的。因为李寻真的缘故,再加上沈贵妃为人有淑德,对小时候的赵祯算得上一个和善可亲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