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孙子太小,同他的儿媳和女婿一起杀了。李嵩及四个儿子、六个女人、三个女儿将押解回京。
这么快剿灭叛军,先进火器功不可没……
米夫人和孙大夫人喜极而泣。
众人纷纷恭贺着,前院还响起了经久的爆竹声。
饭后看戏,申时客人们陆续离府。
荀香要带着孙惟捷去坤宁宫看望叶皇后,并在那里住一天。
前两天米红岚才带着荀正儒去住了一天。
两对母子换着去陪叶皇后,让她多了许多乐趣。
叶皇后也得到那个消息,正坐在坤宁宫里乐。
她从乳娘怀里接过孙惟捷笑道,“捷儿,你爹爹就要凯旋回京了,高兴吗?”
孙惟捷似听懂了一般,挥舞着小拳头咯咯笑起来,一串银线从嘴角流下。
意思是,高兴,高兴得都流口水了。
叶皇后笑着亲了他一口。
每次荀香带着儿子进宫,皇上晚上都会来看一看。今天没来,他同太子一起与几个重臣彻夜商议国事。
八月,丹桂飘香,秋风送爽。
初五这天,天刚蒙蒙亮街道就热闹起来,人们都蜂拥去平南大军要经过的街道,占据最好的位置。
昨天平南军就驻扎在京城南郊,今天辰时太子和济王代表皇上亲自在城门口迎接他们进京。
孙与慕一身银色盔甲,和另两个年轻俊俏的将军走在第一排。几排士兵后,是太子和景王陪着米元帅。
接着是几排士兵,后面有十几辆囚车。囚车里的人蓬头垢面,面无表情。
后面是五千官兵。
大军所到之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鲜花绣球不要钱似的扔。
几乎所有大姑娘小媳妇的鲜花绣球都是扔向孙与慕。
至此,荀驸马时代正式结束,开启了孙与慕时代。
孙与慕成了大黎朝第一美男子。
荀香和孙大夫人、三房几个女眷在正院里焦急地等着。
今天连孙老侯爷都被召去了金銮殿,会同皇上一起,陪同部分平南大军将士吃御宴。
叶皇后前两天给荀香透了底,大黎要成立一个火器营,会任命孙与慕为副统领。
火器营不在京城,距京一百多里路,不能每天回家。
荀香有些不舍,也不能耽误丈夫的前程。他每旬回家一次,她无事也可以去他那里住几天。
孙家祖孙的谋划是,孙家祖上善于水战,将来想让孙与慕当下任或下下任水军都督。
海战以火器为主,孙与慕在火器营任职对他将来有益。
巳时初,一个在南城门守着的小厮兴冲冲回来报信,“禀大夫人,禀郡主,大军进城了。世子爷走在第一排,是所有将士里最俊俏的一个。”
他的话逗乐了几个女眷。
孙大夫人笑道,“有赏,赏二两银子。”
午时初,一个在银雀大街守候的小厮又回来禀报,“大军往皇宫方向去了。好些人都说,今天是万人空巷看孙郎……”
不说孙大夫人,荀香都乐出了声。
孙大夫人咯咯笑道,“人不大,小嘴儿倒会说。”
小厮笑道,“奴才不敢撒谎,世子爷真又威风又俊俏,像极‘大闹天宫’里的二郎神。扔在世子爷身上的鲜花绣球最多。”
孙大夫人笑道,“赏,赏五两银子。”
小厮乐得眉开眼笑。
几人在正院吃完晌饭还舍不得离去,不知孙与慕什么时候能回来。
孙侯爷的长随又回来禀报,“禀夫人,禀郡主,侯爷说,皇上下晌要听取米元帅和世子爷禀报平南事宜,世子爷会在宫里吃晚膳,大概戌时回府。”
荀香和三房几人各回各院。
孙惟捷已经在乳娘的怀里睡着了,回到紫院直接把他放在西侧屋的小床上。
前几天卫嬷嬷和王嬷嬷就建议,世子爷要回来了,应该让捷哥儿住去小跨院。
荀香不愿意。
她就是在小跨院里被弄丢的。
孙惟捷不可能丢,但她已经有了阴影。
说好,孙与慕不在家,孩子就住卧房里的小床上。若与慕在家,孩子就住西侧屋的小床上。
等到他满了三岁再住去跨院。
孙惟捷长得非常好,又白又壮,头发油亮亮的。他侧着小脑袋睡觉,大胖脸上的肉向下坠着,显得小红嘴更翘。
荀香低头亲了他一下。
荀香睡不着,去书房看书。
夜幕降临,镇海侯府张灯结彩,点点灯火与天边的繁星相连。
晚饭后,荀香陪孙大夫人在正院说笑着。
戌时末,外院的婆子跑来禀报,“老侯爷、侯爷、世子爷回府了,世子爷跨完火盆,去祠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