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风起(10)
二人落座在御史台侧面的茶楼中。
因着今日乞巧,人都在玄武大街处,茶楼周遭冷清的很。茶被呈入厢房内,小二埋首退出去。
晋昭从窗外收回视线,低头接过钟庭月递来的茶。“大人可是为了今日堂上之事?”
“是。"钟庭月握着手中茶杯,“有些话,在衙门里不便说,只能换下官服,在此处提醒你了。”
晋昭垂首:“大人请讲。”
“我原以为,你比浩然要沉稳些。”
归正卿,字浩然。
“不想也是个为了查案不顾一切的。“钟庭月眉宇似有忧愁,语重心长道,“锦州一案,牵连甚重,正逢如今国库空虚,陛下也有意借此案敲打胡家,抑制官场贪墨之风,可……可哪有你们这样的?”晋昭垂首道:“是下官鲁莽了。”
“鲁不鲁莽倒是其次。“钟庭月一声叹息,“胡氏日益张狂,在朝中也是树敌无数,倒台是迟早的事,可有一点,我不得不提醒你。”钟庭月神情严肃:“如今你我不在衙中,未着官袍,我便只以兄长的名义告诫你。”
晋昭道:“大人请讲。”
“胡氏可倒,但往事莫追。“钟庭月眉眼沉郁,似是想起了什么旧事,看着晋昭道,“你年纪尚浅,有很多事都不清楚,只切记,胡氏再张狂,也不过一介臣子,兴风作浪也翻不了天,触了霉头也不过是代天子行事,但,你若为着查胡氏,牵扯出了从前的事,那便谁都保不了你,切莫因小失大!”晋昭颔首:“下官受教。”
钟庭月点点头,正要捧起茶,就又听晋昭开口。“只是……"晋昭看向钟庭月,“下官可以问问大人,“从前的事'是指为何?其中忌讳竟比朝臣贪墨还要大?”
钟庭月握着茶杯的手一顿,抬眸看了晋昭,又收回视线。他饮下茶,只道:“在朝为官,少说少问。你只记得这一点便好。”“是。“晋昭点头,“下官明白了。”
走出茶馆时,天已经黑了。
钟庭月拜别过后,便乘轿离去了。
因着今日灯会,霖都马匹禁行,晋昭不愿乘轿,便只能走回去。万幸御史台与兴安坊相隔不远,中间只隔着条玄武大街。晋昭穿出小巷,便觉暗夜陡然亮起。
眼前无数花灯漫天,豁然呈在眼前。
耳畔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她一时有些出神,似想起了些前尘往事。清河元年,先帝改号,上元灯节,普天共庆。彼时年少,她调皮得很,非得带着周桓爬到城楼上,俯瞰满城星火。那时镇国公府威望正盛,守城士兵谁也不敢拦她。周桓怕得要命,可也还是跟着她翻上了城楼顶上。楼顶不似街畔,安静得很。
明珩记得,周桓在那说出了第一句完整的话。“阿珩,从今往后,我要大延所有的百姓,日日都像这般喜庆。”就为着这一句,明珩认定了周桓。
扶他上位,不是出于情爱,而是明珩认为,周桓会是位明主。她心甘情愿做他的臣子。
“哥哥,买花灯吗?”
女孩稚嫩的嗓音打断晋昭的思绪。
晋昭回神,垂头便看见一个身量还不及她腰畔的小丫头仰头看着她。女童见晋昭看向自己,便又将手上的花灯举高了些。晋昭见状,摇摇头,婉拒道:“不…”
“买一个吧,送给心上人,哥哥这么漂亮,一定有喜欢的姑娘吧。"花灯下,女童乌黑的眼珠明亮。
花灯中红烛泪光盈盈,晋昭怕烛泪掉到女童身上,烫到她,便接过花灯。“二十文,不贵的。"见晋昭接过灯,女童顿时笑嘻嘻地抬手要钱。晋昭当即后悔自己接过了花灯。
“我不买的……我就帮你扶……”
“哥哥你不买了吗?"女童顿时瘪起嘴,泫然欲泣。“买,我买,你别哭。”
晋昭深怕女童当街哭起来,连忙取出钱,递到女童手里。女童接了钱,瞬间眉开眼笑:“谢谢哥哥!哥哥万事顺意!”未等晋昭说什么,女童便脚底生风,跑走了。眨眼间,便只留晋昭一个人,捧着个小猫花灯愣在原地。眼前花灯做得粗糙,看起来是女童自己做的。与旁的花灯用彩纸不同,这盏灯糊的纸抹了墨水。花灯通身漆黑,正面看过去,只有烛光从猫眼睛留出的框内透出来,看起来滑稽又搞笑。
晋昭与猫灯面面相觑,风一吹过,猫脸上的胡须掉了下来,脸上贴三瓣唇笑意愈盛。
像有只邪恶的黑猫在嘲笑她的愚蠢。
晋昭猛然一哆嗦,摇摇头,正准备吹灭蜡烛,便听有人喊她。“晋昭?”
又是个女孩的声音,不过这个女孩听起来年岁稍长些。晋昭回头看过去。
怎说天上月光如线?
原来是月亮掉进了人间里。
远处周珑站在阑珊处,灯火葳蕤,更映衬她笑眼盈盈。两处梨涡深陷,似盛了糖浆,教人移不开眼。可这一画面没持续多久,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敲向周珑帷帽。雪云纱顷刻间坠下,遮住莹白的面容。
“没礼数。"周宴教训道,"哪有像你这样当街喊的?”“今夕何年了?"周珑惊叫一声,“竞然轮到你来教我礼数了?”见着女子年岁不大,腰间金令熠熠生辉,晋昭垂首上前。“微臣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