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答案,他正要开口,却突然感觉到一道凌厉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抬头看去,只见周瑾正坐在不远处,目光平静地看着自己,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周瑾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悉一切。他看着姜时宜从容不迫地应对各方试探,心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这个看似柔弱的书生,实则拥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犹如一朵清莲,濯清涟而不妖,却也暗藏锋芒。
姜时宜自然感受到了周瑾的目光,但他不动声色,将注意力集中在地图上。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指着其中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线,侃侃而谈:“依在下愚见,我军应当选择这条山路进军。此路线看似崎岖难行,实则易守难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我军伤亡……”
他详细分析了这条路线的利弊,以及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克敌制胜,其军事才能令在场的武将们刮目相看,就连一直心存质疑的郑将军也不禁点头赞许。
紫衣王爷等人见姜时宜巧妙地化解了他们的刁难,心中更加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宴会的气氛在姜时宜的精彩分析中逐渐缓和下来,但隐藏在暗处的波涛汹涌,却远未平息。
宴会结束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姜时宜独自一人走在回府的路上,周围寂静无声,只有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藏在袖中的那封匿名信,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几句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心身边人。”笔迹潦草,显然是故意为之,无法辨认出写信之人。
姜时宜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思绪万千。他知道,在这深宫之中,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回到府邸后,他立刻关紧房门,将那封匿名信取出,反复查看。信纸上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这香味……他似乎在哪里闻到过。
突然,一个画面闪过脑海,姜时宜猛地站起身,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快步走到书桌前,打开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一件东西……姜时宜从暗格中取出的是一方丝帕,上面绣着一朵精致的蓝色鸢尾花,正是信纸上那股香味的来源。他紧紧攥着丝帕,脑海中浮现出周贵妃的身影。宴会之上,周贵妃一身华服,雍容华贵,唯独这丝帕上的蓝色鸢尾花,与她热烈张扬的气质格格不入。
他快步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一行字,随即唤来心腹侍卫,让他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周瑾。
夜色渐深,周瑾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他展开姜时宜的信,上面只有一句话:“明日辰时,醉仙楼一叙,事关重大,务必小心。”周瑾剑眉微蹙,他知道姜时宜深夜邀约,定然非同小可。他将信纸丢入烛火中,看着它化为灰烬,起身披上黑色披风,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日辰时,醉仙楼雅间内,姜时宜将宴会上的事情和匿名信的始末详细告知了周瑾,并将那方丝帕递给他:“这丝帕是……”
周瑾接过丝帕,目光落在那蓝色的鸢尾花上,神色微变:“这是皇姐常用的香料。”他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与周贵妃有关,心中疑虑更甚。
姜时宜:“此事疑点重重,我怀疑朝堂之上有人暗中勾结,意图破坏王爷的改革大计,而这封匿名信,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周瑾深邃的目光落在姜时宜身上,这个看似柔弱的书生,总能在他迷茫的时候,为他指明方向。他沉声道:“你说的没错,这件事我们必须查清楚,绝不能让宵小之辈得逞。”
姜时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王爷放心,我已想到办法,可以顺藤摸瓜,找出幕后黑手。”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停在了雅间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