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其他类型>大明一家人> 76、春闱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6、春闱四(1 / 2)

赵小照九岁了,若是再不正经上学、那就是九漏鱼文盲了。所以宫里开了两个班,一个是大班,小照他们四个。一个是小班,核桃他们三个。

朱厚熄现在也常住在宫里的。

倒不是张宛和赵鸣存心要抢人家的儿子。

主要是兴王和王妃也是乐见其成。

朱佑樘长期是太子,兴王常年是备胎,学业还可以,可下头那些宗室子弟就不成了。

朝廷下令,各王府皆需建立宗学,用来教导那帮不学无术的宗室子弟。

宗生们要学习《四书》、《五经》、《史鉴》、《性理》、《皇明祖训》。考试合格后,才可以向朝廷请给封名,取得一个爵位。虽然考试很简单,但起码还给他们设置了一条门槛不是。今天考你1+2=?明天就考你微积分。

之前赵鸣有提过,既然已经对宗室子弟降爵了,那早晚就会有人降为平民。都降为平民了,还不让人家参加科举么?是不是太过了。礼部的人断然拒绝,说不合祖制。且科举多么多么“严谨”,多么多么“高端”。

他们这些读书人,高风亮节、为国为民,才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赵鸣:……可记好了你们自己说的话啊….

春闱之年,各地举子齐聚京城。

饭店、酒肆、客栈等等都生意火爆,涨价不少。毕竟,这也是三年才能做一次的生意啊。同样,好些赌坊下注——究竟谁能高中状元?

又有按照地域的,下注两京一十三省,哪个地方的举子能中状元。

赔率南直隶遥遥领先,浙江、江西紧随其后。其实若论总人数,肯定是无出其右。但谁能拔得头筹,却还真不好说。"广东。”张宛说,“我要压广东。"旁边的人纷纷侧目:来了个人傻钱多的。除此之外,另有一件营生也热火。便是在《弘治杂报》上连载的《金瓶梅》。如今,已经连载到了第四十七回————苗青贪财害主,西门枉法受赃

张宛和赵鸣原以为大明是没有报纸的,没想到却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专门用于传知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最初是内部传抄,后张贴于宫门,也算是新闻发布了。唐朝的《开元杂报》,就是开元年间发行的邸报,还是雕版印刷。明代则设立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出版发行。但若说是民间的报纸,就得算咱们这《弘治杂报》了。

本来,张宛觉得:“我看《明报》就挺好,要么《大明报》?”

一目了然。

只是他们也不是想做官方报刊,且又要登一些……的内容。所以还是低调点比较好,就简单取了这个名字。为了尽快打开市场,不得不搞些营销手段。发了几期之后,他们就开始在报纸上连载《金瓶梅》。不过,他们也不是剽窃,署名照旧还是“兰陵笑笑生”。

"你自己不署真名,几百年来大家众说纷纭,也没讨论出个结果,这也没法子啊。"果然,十多期下来,当真是洛阳纸贵,传抄甚广。

这事汪直并不知情,本来想来请示、是不是该有所关注。可见陛下桌上也摆了一份,他也就不说什么了。为什么选《金瓶梅》,不是他们趣味

此时,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已经成书。而吴承恩,五年后就要出生了。你现在连载了《西游记》,你让人家写什么。

《金瓶梅》,怪就怪你作者不署真名。

本来《金瓶梅》在京城销量就不错,主要也是没有别的对手。据说很多官员都在追连载,就是不好意思当众讨论而已。毕竟,这书中的主角西门庆是个什么人啊?官僚、恶霸、富商书中描绘的是个什么样的背景社会呢?

擅权专政的太师,地方官僚恶霸,市井地痞。

自然,这说的是宋朝,绝不是咱们大明。

如今,这几千个举子从全国各地奔赴京城。

他们都可是读书人,而且是读书人中的翘楚。

文化人能不识货,立刻就被这奇书所折服,那个销量啊……简直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他们那可是正经来考科举找工作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看花边新闻的。

《金瓶梅》要看,会试也要考。先考试,再看《金瓶梅》。会试结束,离放榜也不远了。反正不管好坏已成定局,大家都等着结果。

高中的,,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族谱单开一页。落第的,回家苦读,三年之后再来一次。实在不行的,举人也能做官。

海瑞不就是举人么,照样干到二品大员,能骂皇帝骂到狗血淋头。“什么时候放榜?”"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左右就这两天了。"

然后,果然就出事儿了。

往日里小照他们几个上课,张宛跟赵鸣有时候也来瞅一眼。但今天,张宛让先生们不必先来,把他们大班小班两个班凑一块儿。"今天咱们来个别开生面的讨论课。"朱厚炜兴致冲冲地说:“我也可以讨论么。”

“你们仁主要旁观。”讨论的内容对你们来说,超纲了。当然,也许对朱厚熄不超纲。"实在想说就举手。"

赵小照立刻站起来:“是不是作弊的事?我都听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