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其他类型>大汉有活爹> 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4 / 6)

霍海:「找个学新菜厉害,厨房大,施展得开,又人多,看客多的店,吃饭,我想吃一道我新想出来的菜,让厨子来学。」

这些任务安排下来了,刘鸿坪立刻就去办了。

这时候,刘继才下了车走过来:「大农令,今天想吃点辣的?」

霍海:「哦?现在蜀郡的人吃辣的?」

刘继:「您还真别说,以前夜郎还有夜郎靠蜀郡,犍为这些地方有些人老得各种病,自从您的辣椒送过去后,他们很多人吃上辣椒,就没事儿了你说神奇不是神奇?」

「所以,辣椒的使用,流传的特别快。」

霍海知道,现在蜀郡的人,吃辣应该也不是特别辣,方法的话,最多也就是代替了以前的茱萸。

这个时代的蜀郡,还不吃辣呢,甚至隔了几百年到了唐朝,都吃的是蒸鸡这种菜,后来大部分人都以为蒸鸡这一类的菜是粤菜,谁知道是古代蜀地饮食?

吃辣也就是那点时间的事情,而现在这个时间段,蜀郡说吃辣,也最多就是一两个菜炖的时候用点茱萸,取一点点辛辣。

还不如长安吃的辣,长安毕竟已经吃葱姜蒜很长时间了,葱姜蒜的辣虽然没有辣椒辣的纯,但毕竟也是辣椒。

但,那叫出现后,辣文化必然很快出现。

霍海:「我早就想吃辣了,就是因为得节约点辣椒让他们种植,所以才没吃,今天让你赶上了。」

刘继听说过霍海的传说,激动:「新菜?」

霍海:「就是有点辣!」

刘继兴奋:「我能不能学,学了开店?」

霍海点头:「来这儿就是教给他们的,你要学当然也是一样。」

霍海这一次来,就是为了把火锅传出去。

目前蜀郡的人口全部集中在盆地中央的成都平原。

而长江沿岸人少。

现在长江沿岸又开始造酒,生产腊肉。

人就不太够了。

码头上要货运,自然需要很多船工,码头工人。

而蜀地这个地方的人,因为地理环境,导致特别吃苦耐劳。

所以可想而知,接下来的年月里,他们一个人当两个搬运工用必然是常态。

不过,有些事情是可以用意志力扛过去的,有些事情不行。

普通的人如果是坐着办公,一天三顿,一顿拳头大小的小碗饭,再吃这麽一碗荤,再吃一碗素菜,那就已经吃的饱饱的了。

但是搬运工呢?

盘子上堆成小山的饭吃下去,再吃那几大瓢没有营养的青菜,吃完后刚刚上码头,第一件货物一上肩膀,就又饿了。

有办法解决吗?

有,吃油吃肉。

油还好说,油菜籽在蜀郡种植的逆天的好,到处都是,现在蜀郡已经是产油大户了,甚至还有精品油少量送来长安,包括茶油和酥油,成为贡品三油。

但肉呢?

码头工人那麽累,赚的钱更加格外珍惜,怎麽会大口大口吃肉?

他们每天累得要死赚的钱,全拿去吃?要知道他们食量可比普通建筑工还大得多。

这不现实。

而现在,整个蜀郡长江沿岸,开始大量喂养猪。

猪会做成腊肉制品,往成都运送,也往长安运送,还能作为海运物资。

但大量的猪留下的内脏呢?

没法处理。

而火锅的出现就是为了这个局面,世纪大结合。

食量大需要大油水又天性节约的码头工人,和便宜没人吃没人会吃的内脏,以及辛辣的可以调和内脏腥味的辣椒。

三者合在一起,就是火锅迅猛发展的开始。

火锅出现后,只需要两代人时间,就能让猪下水牛下水这种本来没人吃的东西,变成比精猪肉精牛肉还昂贵得多的食材。

当然了,到时候的事情到时候再说,那时候猪肉产量应该上来了,大汉不会缺肉吃。

而现在,需要火锅的诞生,去撑起船工的肩膀。

这样船工码头工人,才能在还没怎麽开发的长江沿岸,撑起码头来,才能把蜀郡的货物和大汉整体连通。

至于长安通成都的铁路。

起码还要个几年才能开始想这个事儿。

不是不能修。

而是这山洞太密集了,到时候火车密集的钻隧道,能把后面的人给熏裂开。

到时候长安还没吃上成都的熏肉,坐在火车上的人先变成熏肉了。

等燃油蒸汽机火车真正的稳定下来,再修建成都到长安的铁路,也不迟。

霍海进入这家店的内堂时,整个店的人都已经等在这里了。

大家一副很好奇的模样打量过来。

很明显,刘鸿坪并没有使用胁迫等方法让他们来围观。

不过对于刘鸿坪来说,吸引这点人的注意,然后把自己要讲的事情讲完,不是轻轻松松?

霍海进来后,厨子立刻上前:「霍大人!」

厨子激动的这样子,就像是天大的馅儿饼掉在头顶了。

事实上,也是天大的馅儿饼掉在他头顶上了。

霍海左右看了看:「我说,你记下。」

「我新想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