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徐申学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徐董,我们的十八纳米工艺生产线,刚刚在深城十七号厂进行了小范围的试生产,除了良率还有些不足外,其他方面的各项性能数据指标都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且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丁成军给徐申学报告显得有些兴奋:“这个世界一流水准可不是我们自吹自擂,而是实打实的世界一流水准。”
“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技术指标,晶体管密度上,我们的十八纳米工艺达到了一千六百万每平方毫米,这个数据大概和英特尔的22纳米3d晶体管工艺持平,还略微超过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一千五百万每平方毫米的的水准,如果我们的情报没有错的话!”
“除了晶体管密度之外,我们相对于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我们还有一个低功耗的优势,更低的功耗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芯片做的主频更高一些,提升整体芯片性能,同时控制发热。”
“我们采用s503芯片进行试生产的时候,测试生产出来的s503芯片非常出色,性能对比去年采用二十八纳米工艺的s403,cpu性能上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提升,gpu性能有百分之六十的提升。”
“不仅仅如此,我们还缩小了芯片的体积,降低了功耗,使得芯片的整体性能大幅度提升。”
丁成军道:“经过试生产的证明,我们的十八纳米工艺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甚至严格来说,还超过了我们的预定的一些技术指标。”
“唯一要说缺陷的话,大概就是比去年的s403,成本要稍微高一些,但是我们正在努力提升良率,争取到六月份的时候把良率提升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把成本控制在去年s403的程度。”
丁成军一边说着的时候,还一边递过来了一份技术资料报告。
徐申学一边听一边翻看报道,光看这技术报道里的各种技术参数对比,就很容易能看出来,其实智云的十八纳米工艺,其实和英特尔那边的二十二纳米3d晶体管工艺差不多,各方面的性能数据也比较一致,包括栅极长度以及晶体管密度这些,其实都半斤八两。
毕竟两者属于同一个工艺节点,性能类似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为什么智云集团非要用十八纳米工艺这个词,那纯粹是商业宣传需要……谁让台积电非要弄个二十纳米工艺出来。
英特尔,智云以及台积电,这三家芯片制造企业的工艺技术算是当下的第一梯队。
从综合性能来进行对比的话,那么英特尔依旧是龙头老大,他们的二十二纳米3d晶体管工艺,经过了成熟迭代后已经比最初推出来的时候更强悍了。
其次则是智云刚刚试产的十八纳米工艺(22纳米3d晶体管工艺),稍微弱了英特尔一头,但是差距并不大。
再过来是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其实他们这技术还挺先进的,愣是以2d晶体管做到了近乎智云/英特尔3d晶体管工艺的晶体管密度,虽然稍微少点点,但是差距不明显,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同一水准。
但是2d晶体管设计相对于3d晶体管,同性能上功耗要更高一些。
这意味着,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和智云的十八纳米工艺,架设生产同一款芯片的话,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生产的芯片,功耗更高,发热更大一些。
而这一问题,在pc领域里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有风扇散热,大不了上水冷……
但是在寸土寸金的手机产品里,这就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了,手机里可没什么尺寸空间来设计安装额外的散热系统。
根据智云集团情报部门得到的情报,水果为了适配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技术,甚至在设计a8芯片的时候,就限制了芯片主频,以降低主频的方式来避免功耗过大,带来发热问题……或者说,也不是故意限制,而是根据工艺水平针对性设计成这样的。
这样一来,今年下半年,智云发布新一代旗舰手机的时候,那么在芯片性能上将会再一次获得领先。
两者看似晶体管密度差不多,但是a8芯片为了限制发热只能玩残血版,但是智云s503却是能毫无顾忌的拉主频飚性能,这差距就来了啊!
光是看到这数据参数的对比,徐申学就已经能够预料到秋天双方的旗舰机都上市后,自家手机在性能上吊打对方的场景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采用台积电二十纳米工艺的水果a8芯片,性能依旧会非常强悍,乃是今年智云芯片的核心竞争对手,甚至可以说是仅有的竞争对手。
至于其他竞争对手,也就是高通,联发科,四星这四家的soc芯片,今年智云的s503能吊打他们!
理由非常简单,他们只能继续使用二十八纳米工艺!
高通他们虽然有二十纳米芯片工艺的新一代芯片计划,但是他们不可能从水果手头上抢到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产能的。
这意味着高通的新一代骁龙二十纳米工艺芯片想要大规模出货,估计都要到明年去了,这连货都没有,拿什么竞争啊?
联发科就更差了,虽然进入了手机soc领域,但是因为国内低端市场早就被智云w系列抢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