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第624章 陡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4章 陡变(3 / 4)

赴大宋皇宫。

晋王赵璩被人一大早就叫了起来,带着一肚子起床气赶到了皇宫。

他把政事堂众宰相、参政都叫了来,以便接收金国使节的国书。

两国之间的交聘使者,肩负着众多的交聘使命。

诸如礼仪性的朝贺活动、谈判、祭奠、礼赠、刺探情报、履行“议和”条约、重大事务告知等。

第五病己本是派来大宋的“贺正旦使”。

结果,他还没回国呢,赵构挂了。

于是,第五病己就没回去,金国派人给他又送来两份国书。

先取出一份,他就变成了金国的“吊祭使”。

等赵瑗登基,他再取出另一份,就变成了“庆贺使”。

随后,杨沅使北,驴蹄造反,金国分裂……

第五病己就留在了大宋,成了斡旋联系一应事务的“交涉使”。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宋国有意把他扣下充作人质的意思。

如果我们的使节真的回不来了,那你们金国的使节也就不用回去了。

等到杨沅从北国回来,金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宋金两国的外交关系也需要做出改变了。

所以,第五病己再次摇身一变,成了两国缔结新的外交关系的“建交使”。

如此一再蹉跎,这位仁兄就成了“班荆馆”的常客。

紫宸殿上,赵璩避居皇座之下,与一众宰执接见了第五病己。

第五病己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历数了大宋七宗罪。

一、暗中援助新金,促使金国分裂。

二、将制造假会子的一帮罪犯诬陷为金国派遣,败坏金国声誉。

三、至今不肯全面恢复两国的榷场贸易。

四、重用奸佞,制造两国紧张情绪。

五、物价溢涌,使得金国在与宋国的贸易中承受了重大损失。

六、振兵略地,对金国盟友大夏用兵。

七、暗中使人监视使节居住,限制金使行动。

第五病己说罢,当即奉上国书,宣布金国与大宋正式断交,即日起成为敌国关系。

随后,第五病己便提出,其与使团,立即回国,要求大宋派员护送。

虽然金国已经自称为汉人正统了,但是显然还是大宋干的汉人正统的事儿更多。

赵璩并没有难为他这个使节,扣押一个使节也无甚作用,还要白白浪费粮食,就叫枢密院负责,把金国使团驱逐出大宋。

紧接着,不过三日功夫,沿边各地纷纷受到攻击的消息就开始陆续报来了朝廷。

金人的攻击规模并不大,突袭之下,虽然占据了一些城池,但是并没有攻陷诸多的要隘。

比如樊城,不出所料地失守了,但襄阳及左右几座城池,仍旧牢牢掌握在大宋手中,要夺回被夺取的几座城池,把握还是很大的。

两淮对大宋是非常重要的,守江必守淮,所以必须趁金人立足不稳,立即组织反击。

情况紧急,来不及请示天子了,赵璩与众宰执和六部大臣一番计议,一道道军令便对淮东、淮西各路兵马下达了出去,以战为守,固淮蔽江。

大批兵马开始向清河口、扬州、寿春、光州等地集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一举夺回所有失地。

与此同时,赵璩紧急遣派使者,乘快船前往新金通报宋金局势。

只要新金不傻,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只要他们在金国屁股后面捣捣蛋,那就能替大宋这边分担很大的压力了。

幸亏都察院这边已经做出了攻击告一段落,巩固战斗成果,消化胜利果实的决定。

否则的话,如果都察院再接再厉,对其他保守势力立即发动攻击,结果这时金兵大举伐宋,这种内部斗争就得立即停下。

那样的话,半途而废的行动将会给都察院造成严重后果,甚而有可能被政敌挟寇自重,迫使朝廷对都察院做出制裁。

即便如此,鉴于国事紧张,事务繁忙,不仅汤思退重新回到了政事堂,告了长期病假的谭尚书也“带病”回到了吏部。

吏部正在进行的清理和调整也暂时停下了。

现在一切内部矛盾全部放下,全力备战两淮。

杨沅本来想这几天安排玉叶和贝儿、姬香她们过门的事,也因为这事暂且搁下了。

八月初,大宋急脚递金牌级快驿一日三递,抵达临安,告知皇帝正在启程返回临安。

随着这个消息送来的,还有川西出现了西夏兵马,险些对成都造成威胁的消息。

虽然官家并没有和西夏兵马照面儿,而且他若坚持不走,西军必然全力回防成都,那支突如其来的西夏兵马未必有机会打到成都城下。

但是对于临安这边来说,军情急报上的几行文字,是无法把川西局势说清楚的。

一时间,临安城中谣言四起,金国派遣在大宋的间谍又开始四处贴起了“揭贴”。

金国和西夏联手围攻大宋了。

大宋官家被困成都城。

大宋官家被射瞎了一只眼睛,生命垂危。

谣言四起,真真假假之间,叫人难以辨识。

紧接着,又有传言,说是怂恿皇帝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