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不如直接收购了隆盛好了。而收购隆盛,我不如直接扩产蚬壳好了。”
王援朝道:
“翁老板当然可以进一步扩充蚬壳,但再怎么扩充,蚬壳总有旺季和淡季。旺季的订单,稍微分润隆盛一些,蚬壳挣大头,隆盛也能养活工人。
只是希望有更多的香江工人为翁老板祈福。”
翁祜想了想,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八成是想学蚬壳的技术。
但如果帮蚬壳做代工,核心部件都是蚬壳提供,他能学多少呢?
而且电扇吊在屋顶上,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不是他的厂子生产的,他不放心。
叶片可能断,可能掉,那就是要人命的。
他不想培养竞争对手,特别是这样年轻又野心勃勃的竞争对手。只是笑道:
“小伙子,不要老想着走捷径。成功没有捷径。
蚬壳电器厂,至今也就生产变压器和电扇两种产品,都是我日夜研究西方的优秀产品,琢磨、钻研出来的。
蚬壳也不是一下子就今天这个规模的,都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不要好高骛远。
这是我给你最中肯的建议。”
代工计划不欢而散。
想做点事,怎么这么难呢。
王援朝不得不开动脑筋,代工计划不成,那就做iaomi整合计划。
于是他干脆雇佣了肖琦他们几个,盯梢蚬壳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
不是撬墙角,这会王援朝还没那个本事。
他只是看看,人家都是哪里拿的货,又是卖的谁。
人家拿的货,他能不能拿到,人家卖的人,他能不能卖,无非就是供应链整合,大不了开始采购的价格稍微高点,卖出的价格稍微低点,高买低卖,慢慢打出口碑。
就比如iaomi,是吧?
他要把电扇拆解了,每个部件,找最合适的供应商。他完全不需要自己生产吊杆、电机、扇叶、控制器,他可以拥有无数的供货商。
只要数量上去了,采购价格,最终肯定会有优惠的。
什么零件都生产,成本肯定比只生产一样零件,高得多。
而他只需要负责质检、组装、调试、质量管理。
到时候,他的产品,价格肯定比蚬壳还要有竞争力。
那些买电扇的商家、公司,难道还不愿意进价更便宜的产品么?
让蚬壳看看,什么叫价格战!
你不给我口吃的,我掀你的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