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一辆车,王援朝自然是陪大哥王胜一辆。
大家的眼睛普遍不够用。
王家人还好点,去过香江,看过繁华世界,但香江的繁华,跟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比起来,却又远远不足了。
于海棠和儿子许保国,直接看傻了。
于海棠甚至觉得,自己精心准备的穿衣打扮,似乎哪里都刻着“土气”二字,即便她的衣物,已经是友谊商店里采购的了。
于海棠道:
“难怪人人都想来美国啊,天堂大概也就这样子了吧?”
黄玲小声笑道:
“那你把你家保国送来,以后保国不回去了,你们咋整?
你们可就这么一个娃。
不像我们家,闺女,以后迟早都要嫁人的!”
于海棠也有点紧张,道:
“真要这样,也没办法啊。人往高处走,咱做父母的,难道还能拦着不成?”
其实儿子真要留在这边,也不错。
留在内地吧,她就担心,哪天被人指出来:
你儿子怎么跟那个王援朝有点像?
万幸,儿子像她多一点。
但这个担忧,是一直在的。
而且,留在这边,有他亲爹照顾,王援朝总得好好照顾照顾亲儿子吧?
这么多年了,跟个杜鹃鸟一样,让别人帮他养儿子!
黄玲点头道:
“说的也是。我们家老大,也想过来看看呢,被他爸给怼回去了。”
于海棠道:
“你们家老大,国家干部,那可真是没得说。听说处了个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啊?”
黄玲道:
“过年结。
也不知道他三叔能不能回得去参加这婚礼。
他一般都是过年那会回去,但也说不准。
哎。”
黄玲是感叹,三弟自己孩子都那么多,怕是抽不出时间参加大儿子的婚礼。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凑时间,让老三想来的话,会方便一点。
当然,具体的邀请,孩子他爸王胜会说,不用她这个当妈的操心。
于海棠道:
“就是啊,这两年,他回来的时间太乱了。”
“小草就跟我抱怨过几次,你知道的,她跟我这个小姨比较亲。”于海棠连忙又加了个解释。
两个中年妇女一边聊的兴趣盎然,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致,感叹不已。
王胜终于还是跟弟弟开了口:
“你今年过年,大概什么时候回去啊?”
王援朝道:
“说不准,苏联那边那么热闹,我不趁火打劫,不是我的风格啊。”
这话一说,上升到国家大事,王胜立马不知道怎么开口了,只得尴尬的附和道:
“也是,也是。
想不到,苏联当初那么厉害,结果现在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哎……”
他们在这边逛了几天,参观了孩子们的校园,便不得不踏上归程。
黄玲问丈夫:
“援朝那边怎么说?”
王胜道:
“老三他事情那么多,你看,陪我们也好,陪他亲闺女也好,也就一起吃了个饭,后面都是安排的工作人员作陪的,他哪有时间?
我提了,不合适。”
黄玲想了想,叹了口气,道:
“挑个最合适的时间吧,万一他那天就正好回来了呢?”
王胜道:
“他回不回的,还是我弟,还是孩子他叔,不影响。
朱林那边你约约好!
内地就这么一个弟妹。”
黄玲道:
“这个还要你说?”
于海棠坐在另一边的座位,十分失望。
就第一天来的时候见到了王援朝,后面连面都没碰到。
她还以为,大家能再来一次邂逅呐。
以后啊,这念想,怕是得绝了!
……
王援朝确实没时间陪他们,他需要关心的事,确实多,而且苏菲·玛索快要生了,他在洛杉矶,能不陪陪产妇么?
8月3日,苏菲·玛索为王援朝诞下儿子,王援朝给孩子取名路易·玛索·王。
孩子是在美国出生的,苏菲·玛索想孩子是美国人。
因为美国,眼睁睁的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果不其然,路易还没满月,苏联的7个加盟共和国就陆续宣布独立,苏联差不多名存实亡。
全世界上上下下,包括王援朝在内,都忙着掏空苏联。
王援朝预计,博罗国能招揽差不多三五十万的中东欧人才,这跟博罗国4000万人口比起来,不值一提,博罗国的主体族群还是华裔,但这也算是补充了博罗国的白种人族群。
9月12日,关之林为王援朝又诞下一子,王援朝给孩子取名王辉。
嗯,9月份,又一个加盟国独立。
谁都知道,苏联随时可能断了最后那口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