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被占用了也无妨。今年大丰收,粮食储备充足,不用过于在意这点土地。”
然而,李开朗却插话道:“师父,我认为师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这时,李开朗插话道:“师父,我认为师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张金武看着他,等待他解释。
“师父,您也很久开车出去转转了,今天您要是看到,就不会这么说。”
“我今天去赵家村看过,他们运了铁料就拿去炼。”
“他们现在对熔炼铁料非常热情,有些村民甚至开始放弃农活,专心熔炼。”
“我提醒过他们书记,可他一点也不担心,说今天收成很好,和师傅您想的一样。”
李开朗继续说道:“但我担心的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农田会被占用,连农活都可能没人做了。”
“到时候,我们真的还能有大丰收吗?”
听到李开朗的话,张金武的眉头紧锁,显然他已经重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张金武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农田是国家的根本,不能随意占用。”
“如果大家都放弃农活,专心熔炼,那粮食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吧,明天我去找领导谈谈这个问题。我们轧钢厂也不能只顾着生产。”
农田被占用,只要还有人做农活,也不用担心,但就怕没人做,再好的农田也没用。
如果再加上天灾等不可抗力的影响,粮食供应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张奋也是一头雾水:“有这么严重吗?我运铁料的那些村子,都好好的。”
卢文江解释:“那是你运气好,那些村子没变,现在就怕大家都都变了,农田可就没人管了。”
张金武也明白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了。
自从车子报废后,张金武就没有再领车,也没有开车。
现在天天坐镇运输队,分配一些任务和领导的安排的任务,工作轻松很多。
毕竟有了安全带和刹车水箱,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前段时间又发现了油田,大家也就不用在拼命送物资。
种种原因下来,让张金武没有再外出过。
张金武看向李开朗,严肃道:“小李,你直接说说你的看法。”
李开朗看着众人,包括师娘韩晓卉在内,缓缓道:
“师父,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咱们要先存粮。”
“存粮?”众人惊叹道。
张奋不解:“没有那么严重吧,这不才刚开始吗?”
“再说了,这存粮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要存多少粮食还不一定呢。”
李开朗摇摇头,反驳:“这事,宜早不宜迟,就像当初买自行车一样,等到咱们意识到缺粮时,再买就来不及。”
“再说了,现在大丰收,粮食满仓,咱们一点点地买粮也不突兀。”
卢文江赞同了李开朗的看法,但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李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要存多少粮食?”
这次饥荒持续三年,李开朗想要说存三年,但是谁能信。
李开朗沉思片刻,回答道:
“我看直接存半年的量,这半年正好是下一季粮食收获的时候。如果到时候真的大丰收,咱们也没亏多少。”
“要真是出事,我们也有存粮,不用担心。”
闻言,众人点点头,认可了李开朗的提议。
张奋疑问:“不过,咱们从哪里搞这么多粮食呢?一下子存这么多,这么大的买卖,到黑市肯定会注意到。”
他们一个人一个月就要40斤口粮,半年就是240斤。
仅张金武一家4人就要近千斤的粮食,加上李开朗和卢文江的家人,少说也要2千斤。
黑市也不敢吃下这么多粮食,担心出事。
最主要的是存粮这么多,住在干部楼还好,住在四合院基本上是瞒不住,大家的粮食多放在地窖。
家里根本是藏不住,势必要搭上其他人一起。
张金武气愤张奋的榆木脑袋,“笨,又没让你一下子备齐,就不能分批来弄吗?”
“师父,没必要,我有个路子,直接能买到新粮,不用从黑市买。”李开朗道。
闻言,张金武看向李开朗:“小李,这可不是小数目啊,2千斤粮食啊!”
李开朗保证道:“放心吧,师父,我和村长熟,他们村子存粮可不少,卖个几千斤粮食不成问题。”
“只不过,这粮食量太大,我也不能一下子运来,得慢慢来。”
见此,张金武也不再多言:“行,既然你有路子,就按你的来,咱们该给多少钱就多少钱。”
李开朗也没拒绝,要是他说免费,谁能信,也没人会接受。
“对了,师父,咱这粮食到时候肯定是要放在地窖的,院里的其他人能相信信吗?”
李开朗指着其他住户。
张金武解释:“放心吧,他们都是外来人,在四九城没有亲戚,不影响咱。”
“存粮这事也瞒不了他们太久,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大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