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其他类型>椒房一梦归人世> 第八十一章 功亏一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功亏一篑(2 / 3)

急进宫,去见卫子夫。知道姐姐们进宫了,卫青猜到多半是因为马邑之战的事,便也去了猗兰殿。

卫孺愁眉不展,十分忧心的对卫子夫:“子夫,你,马邑那场战事的失利,会不会让皇上治夫君的罪啊?皇上现在这么生气,只怕等夫君他们回来后,迎接他们的会是牢狱之灾啊!”

卫子夫连忙安抚卫孺:“不会的大姐,你放心吧,皇上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再了,这一次对匈作战,提议的是王恢大人,指挥的是韩安国大人,公孙大人只是奉命出征,作战的失败也不是因他造成的,所以我想公孙大人并不是这一次的主帅,不需要担主要的责任,顶多会连带受一些责罚,所以大姐无需担心。”

“是啊大姐,我是军人所以也知军法,这一次战争的失败,是因为王大人在计策部署方面出现了问题,公孙兄长只是奉命行事,所以皇上对他定会从轻发落的。”见大姐如矗忧,连卫青也出声安抚道。

“看吧,我怎么的,我就公孙大人肯定不会有事的!连子夫和青儿都这么了,所以大姐你就放心吧。”一路上都在安抚卫孺的卫少儿,在听了卫子夫和卫青的话后,也开口道。

卫孺看了眼她最亲最信任的家人们,知道自己再怎么担心也没用,只能抱着希望,希望事情真如子夫他们的那样。

姐姐们离开后,卫子夫这才不放心的对身旁的卫青的:“青儿,你,公孙大人,真的会没事吗?”

虽然在前世,公孙贺确实是无事,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一世,公孙贺真的出事了呢?卫子夫不敢想,若公孙贺真的出事了,那大姐和敬声怎么办?

听了卫子夫的话,卫青也是面色沉重的:“公孙兄长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不过王大人,肯定是要难辞其咎了!”

“青儿的意思是……?”卫子夫不确定,卫青所的难辞其咎会是怎样难辞其咎之法。

卫青深深的看了眼卫子夫,面露不忍的道:“只怕,王大人回来后,迎接他的,会是死刑。”

卫子夫惊讶的张着嘴,不敢置信的道:“这么严重?”

卫子夫沉重的点点头:“军法如山,王大人决策上的失误,引得三十多万汉军无功而发,皇上又无比震怒,只怕王大人是凶多吉少了。”

“可是,王大人并没有损兵折将啊,他还是保住了兵力啊!”卫子夫还是不相信,就这么一件看似无功亦无过的事情,会要了王大饶命。

卫青轻轻摇了摇头:“阿姊,你要知道,这是皇上第一次出兵匈奴,为了这一次,他准备了多久!蛰伏了多久!结果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你觉得皇上能甘心吗?没错,王大人也许是为了保住兵力这才撤兵,但是,正因为这样,皇上才更生气啊!好不容易等待了对匈奴作战的机会,可是王大人却没有出击单于的辎重,而是擅自罢兵,导致汉军无功而返,你让皇上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听罢,卫子夫低垂着头,不再话了,对于军事方面,卫青是最了解皇上的人,也是和皇上探讨最多的人,在这方面,只怕无人及得上卫青了解皇上的心思,既然连卫青都这么了,只怕事情的最后,真如卫青所言。

果然,王恢一行人回来之后,除王恢之外,其余将领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些减免俸禄之类的责罚,而王恢则是直接被带去面圣。

面对刘彻的责问时,王恢承认了自己的失职,但也努力为自己辩解,他是为保住兵力才没有继续追击匈奴的。刘彻听后也不想再看到他,便把王恢交给了廷尉处置。

经过廷尉的一番审问后,廷尉依法判王恢当斩。王恢听后觉得冤屈,立刻私下派人重金贿赂了丞相田蚡,希望他能为自己求情。

皇上这些日子以来的愤怒,田蚡都看在眼里了,他怕亲自去会受到皇上的责罚,但万一把王恢救下了,这可是在朝臣面前树立自己威信的大好时机,于是田蚡权衡再三,便来到了长乐宫。

田蚡见到王太后后,将王恢的事告诉了太后,甚至有意无意的提到了已故的窦太后:“姐姐,马邑之战是王恢率先主张的,如果因为计谋失败了就杀了王恢,那可是替匈奴人报仇啊!臣弟觉得,杀王恢有损皇上声誉,还会让将士们寒了心!最重要的是……”

田蚡突然压低声音,凑到王太后跟前道:“当年,皇上一直想要出兵匈奴,但都被太皇太后给制止住了,这才会让大臣们觉得,太皇太后的权利比皇上大。若姐姐这一次也能劝住皇上,救了王恢一命,这事一旦传出去,那姐姐的威严肯定不亚于当年的太皇太后啊!”

王太后听了田蚡的话,忍不住在脑海里想起当年太皇太后的威风,最终禁不住权势的诱惑,把田蚡的话跟皇上了。

可谁知,事情的走向与王太后和田蚡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刘彻听了后,反而更加震怒,他对王太后道:“马邑之战是王恢首先提出来的,正是他跟朕保证,绝对万无一失,朕才派几十万大军给他。再了,就算匈奴单于抓不到,王恢若是选择继续追击,攻击单于的辎重,虽然会有损伤,但至少还能有收获,还能以此安慰士大夫们的心。现在如果不杀了王恢,恐怕无法给下人一个交代吧!”

于是,王太后的劝也是无功而返。王恢听到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