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其他类型>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第86章 一尘不染老半仙,不修边幅瞎乞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一尘不染老半仙,不修边幅瞎乞丐(1 / 2)

第86章 一尘不染老半仙,不修边幅瞎乞丐

浮云县,北城区。

天桥一带小摊小贩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茶摊、吃食、卖药、胭脂、香囊、首饰、耍猴、摔跤、变戏法、胸口碎大石、抖空竹、算命相面……

讨生活的三教九流汇聚于此,鱼龙混杂,男女老少,沸反盈天。

这片地域卦摊没十个也有八个,多一个卦摊不稀奇,稀罕的是算卦先生纤尘不染,哪怕偶尔扬起一阵风沙,吹的其他人灰头土脸,算卦先生依旧白衣胜雪,不染尘埃。

连头发丝都雪白透亮,仿佛发光,卦摊也是黑白分明,干干净净,卦帆上写着:捉虫:蓍草通古今,龟甲晓凶吉,命由我定。

这等奇异景象令不少人心生敬畏,觉得这位先生应该有点儿东西。

卦摊右侧十步外,还有一个卦摊,跟白衣先生对比鲜明,只在地上铺一块乌漆嘛黑、沾染油渍污垢的麻布,用石头压住四角,其上十二个大字:上窥天机,下通人命,爱信不信。

卦摊后,一位邋遢老乞半靠在墙角上,呼呼大睡,不修边幅。

而在两个卦摊对面、前后五步之距,也有一个卦摊,也是今天开张,只是平平无奇,卦摊普通,仅一张桌子、一块刻有八卦图案的卦布、一套普通笔墨纸砚与一个写有算命两字的卦帆,跟其他摊子没啥两样,再正经不过。

坐在卦摊后的老道也普普通通,道袍毫无特色,像是租来的,尤其在附近两个卦摊对比下,更毫不出彩,很像是滥竽充数的,路人经过,都不多看一眼。

普通老道玄明一边盯着对面两个同行,一边享受市井烟火气。

“冰葫芦,卖冰葫芦!”

“好看的胭脂水粉,这位客官给您夫人卖一盒胭脂水粉吧。”

“馄炖!新鲜出炉的馄炖!”

“好猴儿,跳一个!”

“陈宝三,当初你嘴跟抹了蜜似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说我过门后会让我穿金戴银,如今吃干抹净就不认账了,今儿你若不给我买个银簪子回来,明儿我就给你三舅姥爷做小。”

“各位浮云县的乡亲父老,我们兄妹初到贵宝地……”

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争论声、儿童嬉闹声、叫好声等此起彼伏,传入耳中。

听着这些声音,玄明内心毫无躁气,反而有种处闹市而不喧的安宁,至于路人平淡无奇的反应,他根本不放心上,爱看不看。

倒是对面两个卦师很有意思。

不着痕迹地打量一会儿,玄明收回目光,掏出一本道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去年冬天,下山救济百姓,他心有触动,初春论道结束,在藏道峰上闭关半月,消化所得,出关后老是想下山。冥冥中自有天意,玄明意识到是自己在山上待久了,能令他心生波澜、生出感悟的东西变少,换句话说,他该下山了。

于是,他随心而为,静极思动,下山入世,来这浮云县北城,摆摊算命混口饭吃,打算每天开张半日,一边读经悟道,一边红尘炼心,一脚青山碧水,一脚市井小巷。

短时间内,玄明不会远走,此地算是他入世修行的起点。

———

闹市观书,起初玄明不适,可他到底不是凡人,短短数息,就调整好心态,再次观书,内心安然,嘈杂人声入耳,左进右出,毫不入心,如水过无痕,日月无声。

路人经过此地时下意识地放慢脚步,降低声音,却毫无所觉,仿佛一切如常,自然而然,理所应当。

左侧纤尘不染的老半仙疑惑地看了眼玄明,注视半响,没看出端倪,便移开目光,端坐卦摊后。

墙角老乞丐抬头看了眼老半仙,顺其目光瞧向对面长相普通的老道,对方盯多久,他也盯多久,等老半仙喝上一小杯香油,继续闭目养神时,他也拿出藏起来的鸡屁股,啃上几个,继续眯眼假寐。

玄明当然发现两人目光,不过没放心上,凭老半仙修为根本发现不了什么,而老乞丐只是一个有些生存智慧的凡人。

临近中午,春光明媚,街上人更多,摆渡划船者、挑担沿街叫卖麦芽者等,讨生活的人更多。

玄明摊子凄凉,无人问津,而对面两个卦摊却陆续来客,多是头发白的老者,也有零星老人在玄明摊子前停留,见他抬头,颔首微笑致歉,脚步匆匆地走向另外两个摊子。

对此,玄明接受良好,有人宾客如云,有人门可罗雀,本就是世情,体会人情冷暖,也是一种修行。

有时抬眸看向两个卦摊,老半仙轻摇龟甲,又轻轻一抛,龟甲围绕客人旋转一圈,又被他轻轻拿住,悬浮掌心一尺,动作行云流水,自有一派高人风范,引得客人侧目。

另一边,老乞丐则眼皮一翻,瞬间白目,空洞无神,走到旁边盆前,用他话里的无根净水与盐洗手,再焚香净手,表情虔诚,后开始摸骨算命,沉默少语,故作高深,轻易不开口,一张口就是一段玄乎话,听得客人云里雾里又不明觉厉。

正午一过,玄明收摊回山,游历山水,感受自然,道心在世俗与自然间切换,体会不同,而他下午没出摊,在老半仙与老乞丐眼里,便是玄明生意惨淡,心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